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2014专题>沂蒙精神>媒体报道

沂蒙大地的深情——从沂蒙根据地看党群鱼水情是怎样形成的(下)

2014年04月26日 13:45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这响彻在蒙山沂水、飘向神州大地的钢铁誓言,这穿越历史时空,从革命战争年代传来的深厚情怀,震撼着每一位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党员干部的心灵——只要我们时刻牢记人民利益,模范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那么人民,像大地滋养万物一样滋养我们的人民,就会倾囊而出,甚至毁家纾难,支持共产党,支持共产党的事业,形成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洪流。

      最后一口粮做军粮,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这是沂蒙人民与党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最生动写照。

      这响彻在蒙山沂水、飘向神州大地的钢铁誓言,这穿越历史时空,从革命战争年代传来的深厚情怀,震撼着每一位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党员干部的心灵——只要我们时刻牢记人民利益,模范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那么人民,像大地滋养万物一样滋养我们的人民,就会倾囊而出,甚至毁家纾难,支持共产党,支持共产党的事业,形成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洪流。

      一场民心的较量

      这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放置于第一位的“国之重宝”,这是两支军队较量、决定最后胜负的定盘巨星:民心。

      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都深深明白:只要我们永远拥有民心,那么我们就像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永远站立在大地上一样,永远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

      让我们从两场战役说起。

      孟良崮战役,国民党投入兵力45万,共产党投入27万;

      淮海战役,国民党投入兵力80万,共产党投入60万。

      这两场战役都已过去60多年,相信不会再有人仅从这组数字就判断战役的胜负,理性的人更看到了这组数字:

      孟良崮战役中,在27万解放军战士背后,是92万支前大军:临时民工69万,二线常备民工15.4万,随军常备民工7.66万;

      淮海战役中,在60万解放军战士背后,也是百万支前民工。

      这是一组反映民心所向的数字,这是一组最终决定战役胜负的数字。

      美国记者赫伯特·安布德看懂了。他在观察孟良崮战役之后说:我预言共产党将要取得胜利。

      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看明白了。他在淮海战役被俘后,对我军将领感慨道:都说淮海战役是共产党60万军队打败了国民党的80万。你们何止60万,光支前民工就上百万啊!

      这就是战争的规律,这就是历史的规律。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们看到一张老照片:画面上,仅是一座石头垒成、苇草当房顶的尖顶圆形小屋。实话说来,这张照片拍摄的景物一点也不美。它是当地老百姓当时的住房,被称为“团瓢”。然而就是这简陋的房屋,却见证了老百姓对共产党军队的拥护,见证了民心所向。

      那还是在孟良崮战役打响前夕,一支解放军部队赶到了天马山脚下的黄家峪村,部队由于长途行军,没有顾得上吃饭,村长李在修赶忙组织村民筹粮,给部队送去。然而,部队找不到做饭的柴禾——周围是一片光秃秃的山石。怎么办?李在修二话不说,回家拆了自家的团瓢,把木头和苇草送给炊事员烧火。他说:支援前线,俺不怕倾家荡产,等解放了,咱再盖新的!

      在他的带动下,黄家峪的村民们纷纷拆掉自家的团瓢……

      所谓“安居乐业”,自古“安居”是老百姓第一位的大事。然而沂蒙山的农民,却把自己居住的房子拆掉,给解放军烧火做饭。古今中外,这样的事能有几多?

      1948年冬天,沂源县悦庄镇张家庄村的支前模范徐建珍,带领15名村民,推着满载粮食的独轮车,星夜兼程赶往淮海战场。送粮的里程有八九百里,每人自带的10斤口粮很快吃完了,怎么办?有人提出,从车上取些粮食到附近村里换点吃的。徐建珍严词拒绝:“这是军粮,杀敌的粮,就是去要饭,也不能动!”

      历史上一幅罕有的画卷出现了:身边是成车的粮食,推车的人却到村里去要饭吃。

      在此不禁让人想起辽沈战役中的一个故事:人民解放军行军至老百姓的苹果园中,任是多么口渴也不伸手摘苹果。

      老百姓正是看到了这点点滴滴桩桩件件不侵占老百姓一针一线一草一木的事情,才从内心里认可了共产党,才有了一路要饭给共产党军队送粮食的故事。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最应该铭记的真理:只要我们党真心实意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就是忍饥挨饿也会拥护共产党。

      让我们看看故事的后续:淮海战役后期,国民党军队断粮停炊,为争夺给养相互殴斗、火并,甚至挖棺木为柴、杀战马充饥。而有山东人民大力支援的解放军粮足菜香、兵强马壮,战役结束时,解放军前线还有余粮2200万公斤。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们还看到一幅油画《火线桥》:连天战火中,32名沂蒙妇女挺立在河水中,肩扛自家的门板、床板,让子弟兵们从她们的肩头大步跑过。

      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人桥”。领头者是沂南县艾山乡妇救会会长李桂芳。那还是在孟良崮战役刚打响时,李桂芳接到紧急通知:在汶河上架起一座桥,部队很快要通过。可是,当时一无桥腿、桥板,二无钉子、大锤,三无健壮劳力——男人们都已上前线送军粮、抬担架去了……怎么办?架“人桥”!很快,女人当桥墩,家里的门板当桥面。这32名姐妹中,有的身怀六甲,有人因此留下残疾,终生不能生育。

      开始,部队怎么也不忍从姐妹们的肩头踩过。李桂芳带领姐妹们齐声喊:时间就是胜利,过河要紧!当最后一名战士通过之后,姐妹们累得瘫倒在沙滩上。

      一位战士用火柴盒记下了李桂芳和另一名组织者刘曰梅的名字。第二天人们发现,从汶河通向孟良崮长达10多公里山路的土坎上、岩石峭壁上,到处刻着“李桂芳”、“刘曰梅”的名字。 

      战争之残酷,本不该加之于老幼妇孺。但在沂蒙山,这里的女人却毫无惧色,义无反顾,柔弱肩膀的坚强力量,一样可以不让须眉。不用发更多感慨,仅从这一点,我们就能感受到这里的民心所向,就值得每一名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共产党员颔首沉思。让我们听一听和这个故事相关的“画外音”。在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整编74师一位军官被俘后,垂头丧气地对解放军指挥员说:“老百姓为你们抬伤兵、送子弹,你们走到哪里交一张小票票(粮票)就能吃饭,就是女人也给你们做事。我们来了,老百姓就跑得精光,连个人影也看不到,还把东西都藏了,处处和我们作对。”

      这些故事足以证明沂蒙山人民对党的拥护爱戴,足以说明在民心的较量中孰胜孰负。

      1944年的中国农村,女孩对婚姻大事还是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有抛头露面自选丈夫的,那样会被认为不合礼教、少教养。在“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沂蒙山区,这种礼教氛围尤其浓厚。然而偏偏有这么一个女孩,在大庭广众之下,面对全村老少,她要自选郎君。这个容颜姣好的女孩开出的惟一条件是,这位“郎君”要第一个报名参加共产党的军队。她这是在拿自己的一生幸福作“注”!

      这不禁让人感慨,共产党和她的军队,在女孩的心里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故事的主角是莒南县洙边村识字班班长梁怀玉,她自选的丈夫叫刘玉明。刘玉明家在村里最穷,是刘玉明第一个报名参军,成就了这桩婚姻。在梁怀玉的鼓动以及刘玉明的带动下,当时全村11名青年报名参军。

      可以告慰的是,梁怀玉和刘玉明的婚姻很幸福。人们说,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理想,是一心向党的理想让他们互相理解、相互携手。8月16日,我们在莒南县沂蒙根据地群众路线展览馆,见到了梁怀玉和丈夫的合影。凝神望去,依稀可见这位传奇女子眉宇间透露出的坚毅……

      在1945年的一张《大众日报》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歌词:“朝阳官庄彭大娘,参军工作做得强。母送子来妻送郎,四儿一女上战场。”

      歌中唱的彭大娘,是沂水县朝阳官庄村的模范军属王步荣。在抗日战争中,王步荣送二儿子参加了八路军,当时她的丈夫已去世,是她自己抚养四儿一女。二儿子在攻打鬼子据点时牺牲了,王步荣擦干眼泪,把三儿子送到区中队,斩钉截铁地说:“俺家老二牺牲了,给部队带来了损失。再把老三交给你们,让他多杀鬼子,给老二和牺牲的同志报仇!”抗战最艰难的时期,王步荣又把刚满14岁的小儿子和唯一的女儿送上战场。1944年,王步荣成了村妇救会长,带领妇女们扭着秧歌宣传参军。回到家,她心一横,又把本来要留在身边养老的大儿子送去参军。

      沂水县原党史办主任窦现诺,是当时参军潮的研究者,他对此非常有感慨:“那时候,谁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军,披红戴花,一家子都脸上有光,出门说个话都硬气。有青壮年不参军的,家人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共产党得人心呢!你再看看国民党,拿着大洋招兵买马,软的不行来硬的,好不容易就抓几个壮丁,一不留神人就跑了。”

      此言不虚。沂南县上高湖村耆老会有个刘心甫会长,是当地的大户。作为老同盟会员的他,也是各方重点争取的对象。抗战期间,国民党苏鲁战区司令部驻扎在上高湖村,司令于学忠就住在刘家。近水楼台,同盟会又与国民党有渊源,于学忠就劝刘家子弟加入“国军”。刘心甫不为所动,不但自己不入其彀,还把6个儿子悄悄送出去,全部参加了八路军。他说:“日本鬼子祸害老百姓,我刘家人只参加打鬼子、救百姓的军队。”

      刘心甫成了汉奸的眼中钉。1941年春,汉奸把手榴弹扔进他家,多亏他躲得及时才逃过一劫。第二天,刘心甫当着全村人说:只要炸不死,我刘某人就还跟着八路抗日!

      对于沂蒙人民一心爱党爱军,这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八路军主力进山东时不足万人,抗战胜利时达到27万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山区20余万人参加革命队伍,10万英烈血洒疆场。

      解放战争期间,陈毅元帅曾写下著名的词作《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临沂蒙阴新泰,峰回路转石怪,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堪爱,堪爱,蒋军进攻必败。”

      陈毅为什么对“蒋军必败”有如此信心?因为共产党和她的军队置身于蒙山沂水的怀抱中,置身于广大人民群众中,他们接了地气,得了民心。他们史无前例地绘就了一幅苍茫画卷:后方由沂蒙乡亲组成的支前队伍车轮滚滚,前方由沂蒙子弟组成的大军浴血奋战,整个沂蒙山都被动员起来了。大地是他们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他们的铜墙铁壁。

      人民的深情厚谊

      他们世代生活的这片大山,虽然贫瘠,但一旦沐浴春风春雨,就要竭其所能营造一个万紫千红的世界奉献给春天。沂蒙人民,就是这样向“为老百姓办事”的共产党表达着深情厚谊。

      在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曾有一幢百年老屋,里面曾住过一位百岁老人——王换于。这个当年于姓人家用两斗谷子换回家做儿媳妇的王家妮子,多少年来像山里的大多数女人一样在灶台庭院间默默劳碌。直到有一天,这里走进一群人,他们一口一个“大娘”叫着,抢着扫院子、挑水,一有枪声就往前方跑,要把那祸害老百姓的东洋鬼子赶回老家去。更有一个城里来的妮子,长得像山坡上的花儿一样俊,一见面就挽着她的胳膊,不笑不说话,一说话就叫“娘”,和她像亲娘俩一样亲。就是这么一个好闺女,被鬼子抓去了,杀死了。人家一个城里娃,跑到咱这山里来,图个啥?陈若克,你是大娘一辈子的痛!

      终于有一天,年过半百的她站到镰刀锤头前,庄严地举起自己的拳头。这个几乎被劳碌和贫穷榨干的生命,从此焕发出沂蒙山石一样的力量。在她的带动下,几个儿女也加入了共产党。

      王换于家,曾是抗战时期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的驻地,曾住过徐向前、罗荣桓、朱瑞等领导干部。

      1939年,八路军设立了一个托儿所,王换于负责照看八路军领导干部的孩子。第二年,鬼子扫荡,孩子需要转移,到哪里去?她主持开了家庭党员会,主动承接过任务——把托儿所转移到自己家。她把这一决定向八路军领导人徐向前作了汇报,徐向前欣然同意。

      8月16日,我们在沂南县城见到了王换于的大儿媳张淑贞,年已百岁的张淑贞行走自如,头脑清醒,口齿清晰,

      她当年曾参加这一行动。张淑贞说,一家人先是在村后岭挖了一个大地窖,在东山挖了一个山洞,以备形势紧张时将孩子向这里转移。孩子越来越多,人手也越来越不足。许多孩子正吃奶,光靠她和弟妹的奶水远远不够。“我和婆婆就挨家挨户打听,谁家的孩子夭亡了,就动员妇女不要把奶退回去,把队伍上的孩子给她抚养。稍大点的孩子,就给抗日堡垒户照料,就这样安排下去20多个。我们家留了10多个年龄小、体质差的。”

      由于生活条件差,奶水越来越少,留下的这些孩子也不够吃了。王换于决定,自己家的孩子喝粥、吃粗粮,让同志们的孩子喝奶、吃细粮。“婆婆跟我们说,自己的孩子就是死了,也不要紧,有你们在,还能生养,可同志们的孩子要是死了,恐怕有的就断了血脉了。”媳妇们记住了婆婆的话,托儿所办了3年多,先后哺育过罗荣桓的女儿罗琳、儿子罗东进,陈沂的女儿陈小聪等党政军干部、烈士的42个孩子,这些孩子无一伤亡,但王换于却有4个孙子先后夭折。

      对于陈若克烈士,张淑贞记忆犹新。她说:“俺家住过很多八路军女干部,都管俺婆婆叫‘娘’,管我叫‘大嫂’。”陈若克后来与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结婚,王换于以母亲的身份,在老屋里为朱瑞和陈若克办了婚礼。婚后陈若克一直住在老屋里。  

      1941年日寇大扫荡,陈若克已怀孕8个多月,张淑贞和婆婆想把她藏起来,可她说:“我是党的干部,如果遇到危险就藏起来,还怎么号召群众抗日?”她坚决跟部队转移。不久,陈若克不幸落入日军手中。在日军百般折磨下,陈若克早产生下一个女婴。狱中的陈若克毫不屈服,慷慨就义,年仅22岁。刚出生没几天的孩子也被活活刺死。

      部队几经周转,冒死把陈若克母女的遗体抢运回来,送到王换于家。那天晚上,王换于带着两个儿媳,坐在昏黄的油灯下,边哭边为陈若克母女做寿衣。第二天,她卖了两亩地,买了口棺材,又将婴儿的遗体单独装进一只小木匣,放在若克的棺材上面,一家人把陈若克母女葬在了自家的菜园里。王换于这是把陈若克当作女儿下葬。

      今天我们在和平、富足的环境中重温这个故事,心中依然掀起重重波澜:当年在日本鬼子大扫荡的形势下,王换于一家埋葬八路军的干部要冒多大风险!据张淑贞讲,当时随时有汉奸告密、被鬼子抓去的危险。在今天看来,卖掉两亩地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当时,一个山区人家积攒两亩地是多么不容易,这两亩地是王换于一家的救命地。可他们为了安葬一位八路军女干部,却义无反顾地卖了。

      1989年,王换于老人在101岁时告别老屋,谢世而去。

      在苍山县,发生了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孩子卖了给八路军买粮食的真实故事。她的名字叫方兰亭。

      早在1931年,方兰亭就和丈夫周振苍成了地下党的秘密联络员。1939年秋,担任四县边联县委交通员的周振苍被鬼子杀害,鬼子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挂在村头的炮楼上示众。方兰亭带着满腔悲愤,掩埋丈夫的尸骨。八路军战士对她说,大嫂,您别着急,我们帮你讨还这个血债!方兰亭盯着八路军队伍,一个个青春的面庞都朝向她,她看到了复仇的希望。她把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转化为对人民军队的铭心大爱。

      1940年,方兰亭家里住了八路军一个班的战士。粮食不够吃,她又不忍看战士们挨饿,偷偷将小女儿卖掉,换回20斤小米做给战士吃。战士们知道她家已没有粮食,起了疑心。追问下,方兰亭才说出了实情。

      一个班的战士,齐唰唰跪在方兰亭跟前,泣不成声。

      战士们凑起党费,将她的女儿赎了回来。

      电影《沂蒙六姐妹》,是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影片反映了一个普通家庭感人的拥军故事。小男孩臭臭的奶奶,丈夫支前送弹药牺牲,两个儿子全部送上前线,也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两个儿媳又上了,抬担架,搭人桥。老人宁愿孙子挨饿,把家里的粮食全部摊成煎饼,充作军粮。

      看了这部影片,看了方兰亭的故事,你会想到一点:只要老百姓没被消灭光,就消灭不了共产党,消灭不了共产党的军队。

      在沂蒙山区,至今流传着一个寻找“白菩萨”的故事。

      1940年前后,八路军山东纵队来到沂南县马牧池乡一带,纵队卫生部长白备武医术好,待人亲,一有空就带着医疗人员跋山涉水给老百姓看病,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纯朴的山里人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就称他为“白菩萨”。

      “菩萨是什么?是救苦救难的。把共产党干部称为菩萨,你说这是种什么感情?”一位党史研究者对我们说。

      日军对马牧池一带扫荡时,不知从哪里传出“白菩萨叫鬼子打死了”的传言,四里八乡的群众急了,他们聚在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怎么着也得找着白菩萨。这么好的人,就是死了,也得把尸体运出来,不能让鬼子糟蹋了。”

      一幅感人的画面出现了:前方炮声隆隆,七八十名沂蒙山庄稼汉,推着独轮车,迎着炮火向马牧池赶去,哪里的枪炮声最响,他们就冲向哪里,哪里就响起彻天的喊声:“白部长,白菩萨!”正当喊得焦急时,白备武突然出现在眼前。他突围出来了。这些听到枪炮声就紧张的庄稼汉,此时仿佛忘记了周围的炮声,仿佛忘记了正进攻的鬼子,一个个抢着跟白菩萨握手,以山里人特有的大嗓门嚷嚷:“俺说白菩萨死不了,你还不相信”、“谁造的谣啊,敢咒白菩萨,不得好死!”

      感受到沂蒙人民深情厚意的,还有一位“廖菩萨”。

      抗战刚爆发的时候,散兵游勇、土匪、小混混在沂蒙山到处横行,十几个人就占山为王,一个小山头就成为打家劫舍的山寨,抢粮、抢钱、抢女人,人民不堪其扰。1938年5月,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司令廖荣标率领部队来到沂南,部队对人民秋毫无犯,还帮乡亲们种粮、收粮、看病,更消灭了祸害人民的土匪。“这不是菩萨兵吗?”不知是谁喊了第一声,这里的老百姓开始称廖荣标为“廖菩萨”。

      一段时期,廖荣标身体不好,老百姓挂念起来,给部队介绍民间医生、推荐土方子。史料记载,时任山东战工会主任黎玉在一次谈话中说:“老百姓晚上睡觉前祷告,祝‘廖菩萨’身体健康。”

      寻找白菩萨、为廖菩萨祈祷,反映了共产党干部在老百姓心中有多么崇高的地位,老百姓对他们是多么亲近。今天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重温这些故事,除了看到这一点,更要看到:菩萨在民间是救苦救难的神灵,我们的干部给老百姓做了好事、做了实事,才赢得了这样受爱戴的称号,才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深情厚意。永远为老百姓做好事实事,这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

      一心一意跟党走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跟着共产党走》,是作词家沙洪、作曲家王久鸣在沂蒙山区创作的,创作时间仅是10分钟。有人曾问沙洪:“你是怎样在这10分钟内写出来的?”他回答:“这不是写出来的,是从我心中迸发出来的。”

      信哉斯言!沙洪正是耳闻目睹了千千万万沂蒙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故事,在心里长久积淀,才有了这一朝迸发。

      在省档案馆,保存着目前仅存的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这本会刊是王换于大娘一家保存下来的。我们问张淑贞,王换于大娘哪怕还乡团把刺刀架在脖子上,哪怕被冤枉、开除党籍,哪怕这本书几十年无人问津,为什么也要“钻牛角尖”保存它?

      张淑贞老人对我们的提问有点不屑。她大声说:“咱们是党的人,跟着党走。党把任务交给咱,那就得完成好,就算是死,也要完成。”这铁一般誓言的源起是,当年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把这本书交给王换于时,郑重的一句嘱托:“保护好这本书,比掩护一个战士或一个干部重要得多。”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双极普通而又极不普通的布鞋。这双布鞋也有一个传奇经历,它记载着一名沂蒙山妇女一心跟党走的心路历程和生命历程。还是姑娘时的蒙阴女子郭云英,赶上了解放战争的洪流,她在16岁时,就和姐妹们一起做军鞋。三尺土布、一条麻绳,一把锥子,一把剪刀,常常是数着星星、借着月光做到天亮。到21岁出嫁时,这个瘦弱的姑娘做了300多双军鞋。

      郭云英做最后一双军鞋时,开国大典的礼炮已经响了,也就一直没人来取鞋。但她明白这是给队伍上做的,咱是跟党走的人,要一直等党派人来取。这双鞋就这样被保存到柜子的最底层。孩子们问过,老伴也要过,但她从不为所动。上世纪80年代,一位文史工作人员来到郭云英家。当年豆蔻年华的沂蒙山女孩,已是华发满头的六旬老人,她用颤巍巍的双手,翻箱倒柜,取出这双比她孩子的年龄还要大的布鞋,请对方转交给部队。

      这双鞋被送到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蒙阴县原党史研究室主任李作义对此很有感慨:沂蒙人淳朴,也很倔强,只要认准了的事,就一条道走到底。只要跟定了共产党,哪怕付出毕生的精力乃至生命,他们也绝不回头。

      在蒙阴,还有一位传奇女子,她叫李凤兰。解放战争时期,李凤兰的未婚夫王玉德参加了解放军,眼看定好的婚期临近,未婚夫始终没有回来。这个婚是结还是不结?家里人犹豫了。最后李凤兰自己拿主意:既然跟定了王玉德,早结晚结都一样,那就先结,结了婚能让他在战场上安心杀敌。

      和谁结婚?奇特的一幕出现了:李凤兰和嫂子抱着的一只大公鸡拜了天地。

      嫁到王家后,李凤兰跟着公婆耕田种地,摊煎饼,做军鞋。直到解放后,她才得到丈夫牺牲的消息,自始至终,夫妻俩未谋一面。纵是如此,李凤兰仍是给公婆养老送终,领养了两个孩子,终生未嫁。

      在中国历史上,曾不只一次上演过女子和公鸡拜堂成亲的故事,那是在封建礼教下、在妇女被压迫的时代,女人不得已作出的选择。然而,沂蒙女子李凤兰却主动与公鸡拜堂,拜堂后纵是与丈夫不曾谋面,也终生不悔,孤独走过60年。

      是什么力量支撑她这样做?听听她那质朴的话语吧:“俺丈夫参加的是解放军,跟的是共产党,俺就要守住解放军的家,给解放军的父母养老送终!”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讲要坚定理想信念,难道不应从这位沂蒙山女子这里得到一点启示吗?无论是什么年代,她那种对信念的坚守,总是让人尊重和钦佩的。

      沂蒙儿女明白,守好军人的家,守好党和军队的人和粮,就是守住了胜利和希望。1941年11月,日寇包围沂南县五空桥村,抓捕了掩藏八路军35万斤粮食和30多条枪的村长刘世矩。为了逼他说出所藏的物资,日寇先是将他暴打一顿,再放进铡刀恐吓,如此重复了三次,刘世矩愣是没吐一个字。事后,刘世矩得了个“三钻铡”的绰号,他说:“就是让我下半辈子躺在铡刀上,鬼子也休想得到一粒八路军的粮食。”

      1939年的第一天,山东有史以来第一张共产党和人民的报纸——《大众日报》,诞生在沂水县云头峪村。8月20日,记者来到云头峪,大众日报社老房东刘茂菊老人的儿媳狄元梅,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宁静的小院:正面是三间瓦房,东面则是两间老房,石头墙,草屋顶。狄元梅说,这两间房原本是公婆的新房,干村支部书记的公公牛庆禄听说大众日报社要找一间隐蔽的房子当印刷所,便和刘茂菊商量,主动将新房腾出来,搬到堂屋和老人同住。

      “当时印报纸是严格保密的,几乎每天晚上我公公都在院外站岗放哨。”狄元梅说,六个月之后,印刷所搬走了,但他们却对这段历史念念不忘。“我婆婆在世时经常提起当年的事情,每次说起来精神头就特别好。”1991年,报社给狄元梅在小院旁边修了新房,但她始终割舍不下那两间老房,每隔段时间就来院子里打扫一下,拔拔草、扫扫灰。

      此后,大众日报社先后转战沂南、莒县、莒南、费县等老区的100多个村庄,每遇险境,就有乡亲挺身而出。为掩护报社员工和器材,160多位沂蒙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8月22日,我们来到此次沂蒙采访的最后一站莒县夏庄镇,在这里的红色群落影像展馆,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一进入展馆,437位夏庄镇建国前老党员的照片,像一股股激荡岁月的红流扑面而来。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壮观的红色群落。

      镇党委书记邓兵告诉我们,夏庄既是革命老区,也是当年当兵、入党的聚集地,当时全镇域人口仅1万多人,入党的就有1600多人!照片中的老党员,如今健在的还有148人。 

      展厅的中间有一面墙,墙上贴满了400多位老人当年的入党申请书。看着这些有些发黄的表格,看着上面并不规整优美的字体,甚至是一两句简单的语言,不由得让人热血澎湃。它们表达着沂蒙儿女在枪林弹雨中的生死抉择,表达着沂蒙儿女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莒县是“毋忘在莒”典故的出处所在,说的是春秋时齐国公子小白,曾逃难到莒国,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后回国继位成就大业,是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一次君臣痛饮,齐桓公尽显得意之气,其师傅鲍叔牙奉杯而进曰:“使公(齐桓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

      党中央部署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将沂蒙老区确定为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让我们不要忘记当年的艰苦岁月,不要忘记当年在沂蒙老区形成的群众路线好传统,在新时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继续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毋忘在莒,毋忘沂蒙!(大众日报2013年9月5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目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