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博会里的传统文化传承:非遗亮相炫技

2017-09-09 16:5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林鹏
play
" />

手持非遗乐开花

  大众网临沂9月9日讯(记者 林鹏)9月8日至9月10日,临沂首届儿童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母婴文化节在书圣文化城商业广场拉开帷幕。活动期间,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炫技,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小燕车、虎头槌、高低棒人等木旋玩具传统产品的亮相,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民间手工艺的魅力。“木旋玩具”俗称“耍货”(小孩的玩具)。郯城木旋玩具,由最初的装饰图案十分简单,随着不断的发展,图案越来越复杂、造型也越来越精美,既是儿童喜爱的玩具,也是人们喜爱的民间工艺品。木旋艺人们不仅坚守住了郯城木旋玩具的传统文化根基,而且赋予了木旋玩具新的文化内涵,开发了出众多与市场需求和当今人们的审美相适应的玩具新品,使得木旋艺术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手工包DIY制作,引得无数市民驻足欣赏。拼布设计工作室展出的部分作品,件件都是纯手工制作,件件都是孤品,件件都是珍品,带孩子一起来感受布艺的魅力。每一件手工制品都是经过反复琢磨的,从前期的设计、打板到后期的制作都要全身心参与,否则不一不留神就会出错。在负责人看来,手工作品不再仅仅是布艺,更是一个个的小生命。

  近年来,刘氏翻花制作技艺作为临沂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市民喜爱,小小的翻花,翻出了颇多乐趣。“沂蒙刘氏翻花”来到临沂首届儿童产业博览会,为市民现场制作翻花,一展翻花纸玩的魅力。“沂蒙刘氏翻花”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清朝以前叫“翻花货”“翻花印”,后来称为“变花”“十八翻”,因其花里有花、花中变花的特色而深受欢迎,具有浓郁的沂蒙文化特色。“沂蒙刘氏翻花”样式繁多,一翻一转,一个个立体的葫芦、爱心、花朵便出现在手中,更有趣的是,翻花的魅力在于翻转,手中翻花轻轻一抖,便立刻花朵变灯笼,多了更多式样,其中最厉害的“十八变”,一个翻花可翻出18种花样,着实令人感到惊奇。

  剪影和剪纸虽有区别,但区别不大。“剪影主要剪一些象形物,剪无形的东西,比传统剪纸更高一筹。”剪纸艺术家李玲介绍。而李玲主要剪生肖、花鸟虫鱼等活生生的小动物,再加上剪影。童博会上,李玲在现场展览其优秀作品,并现场传授剪纸技巧,带领大家一起剪纸。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如今,面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走进艺术殿堂。临沂第五代面塑传承艺人王树海,对这门手艺的传承发扬不遗余力。在他看来,参加童博会现场炫技,既是展示传统文化的机会,也是寻找爱好面塑有缘人的机遇。

  手工刺绣在齐鲁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费县崔家沟卞成飞作为一名传承人,提起手绣就有说不完的故事。她告诉大众网记者,山东香包也叫香荷包、香囊、香袋,在古代香包被赋予亲情与爱意:母亲做给子女的辟邪吉祥物、姑娘送给情郎的爱情信物。卞成飞香包在传承传统女红文化基础上,将名贵中药、玫瑰花等天然香料沉淀其中,灵秀的荷包散发出清冽的芳香,是时尚车饰的最佳选择。手绣是一份情,一针一线都流露着浓浓的爱,非遗传承人卞成飞的手绣中还有一份坚韧和担当。

  糖画的材质,主要以麦芽糖为主。麦芽经过发酵,再经过加工,就可制作成糖画制作的原材料了。糖画主要体现在工艺上。莒南县级非遗传承人胡怀伟告诉记者,他从小爱好美术,对于连环画中的人物,看过之后基本能画出来。2009年,胡怀伟从事糖画创作,后来成为非遗传承人。他说,糖画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好好发扬下去。

  临沂建彬剪纸艺术馆,主要从事剪纸产品的开发创新、打造沂蒙"三宝"、剪纸艺术品展示、知识普及、剪纸体验教学、高级私人订制、剪纸艺术品销售出口。销售火爆的有彩色不褪色剪纸和多层套色剪纸,其中高级矿物色颜料是的亮点,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一般人对剪纸的映象还停留在简单的窗花,用剪刀剪就行。其实,现在剪纸已经发展到彩色不褪色剪纸和多层套色剪纸,在工艺、艺术、文化、收藏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临沂建彬剪纸艺术馆负责人介绍,希望更多爱好剪纸的人加入,让中国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沂蒙布韵工作人员介绍,手工布艺讲求细致安静的心境,而教别人做布艺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倘若对象是小孩子更是要有百分之二百的耐心。几块零碎的布,经过加工就会变成可爱呆萌的小饰品,让人爱不释手。制作布艺需要手脑结合,在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育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孩子们制作手工,虽然学得慢、做的也没有大人做得好,但他们每个人都很认真、仔细。孩子们根据事先画好的纸型,在布上画出样子,然后慢慢剪裁,最后再用针线缝制好。即便是制作一件很简单的东西,孩子们都会很有成就感。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