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征文:家风如春雨 润物细无声

2017-12-12 14:2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何舒琪
play
" />

  2017年春晚相声《姥说》可谓别出心裁,独具匠心。通过后辈的言语中表现出两位姥姥的一言一行,将两个家庭风格各异的家风展现得淋漓精致。令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优秀传统家风在两代人身上的传递。

  搞笑之余也掀起了一股家风热潮。记得幼时父亲规矩的条条框框:吃多少盛多少,扭头打喷嚏,早睡早起,吃饭不准看电视等,当时在那个好玩好动的年纪,这些规定就是别扭,束缚。而如今却潜移默化地融入我的习惯,生命。看到如今的弟弟也似我当年一样,相似的年纪,相似的感受。我才懂得那时父母的教导是多么正确多么重要。著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孝——做人的责任和根基。百善孝为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爸爸妈妈言传身教中华孝道。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数次启发着我,影响着我,让我终身受益匪浅。幼时,懵懵懂懂并不理解中华孝道的精神所在。渐渐的,伴随成长,也慢慢学会了用爱的眼睛去捕捉身边那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孝心。

  我的舅舅,他就是一个时常被亲戚们啧啧称赞的“大孝子”。他的母亲,我的姥姥七十多岁了,还舍不得关闭那经营了几十年的小杂货店,尽管没什么生意,姥姥仍每天坚守岗位,乐此不疲。因为担心自己妈妈的身体,亲戚们使出浑身解数,软硬兼施劝她停业休息,但没能打消姥姥的积极性。只有舅舅,不动声色地帮姥姥在杂货店装上空调,搬来彩电,清理货物,给姥姥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姥姥像孩子似的露出灿烂的笑脸。我问舅舅,为何不直接劝奶奶停业呢?他则意味深长地告诉我:“孝顺孝顺,就是要顺她的心,奶奶心情愉快了,身体才会健康。”在我看来,舅舅简直是宠着姥姥了。

  舅舅不仅对姥姥姥爷百依百顺,对其他长辈也是如此。每次开车接送长辈,我经常看到他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当他们上下车时,他总是先伸出宽大的手掌搭在车门上,防止他们的头不小心撞上车门,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人心里暖流涌动。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因他而感动,他在无声无息地传递着影响着继承着家族孝道的优良家风。

  黄磊在《奇葩说》里说过一段话我很赞同,一个家庭就是两个人,而后变成四个人,逐渐扩展的过程。家风影响的不只一个孩子,更不只一代人。家风由家庭塑造,也会塑造出另一个家庭。

  舅舅的言行举止让我想到《二十四孝》中的几个故事:“亲尝汤药”中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百里负米”中仲由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扼虎救父”中杨香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他们内心深处的孝感,孝不仅仅是我们骄傲的中华传统美德,更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高高的的举起这把文明圣火,传承与发展。“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然而如今高速发展的新社会下,却有了改变,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些,可怕的淡忘。可见孝急需继承发展!

  鲁迅先生说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的发展也一直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古人的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就是孝敬。对父母做到在物质上做到孝给以供养,态度上做到尊敬。又孝又敬,也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古人又倡导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父母之命大于天。这带有阶级色彩的思想又束缚着人,明显落后。想想陆游的钗头凤,错错错的长叹   莫莫莫的无奈。不免是遗恨千古。

  孝,须推陈出新,赋与她新的内涵。作为一种精神,经过华夏文明的五千多年的践行发展。我们可以掷地有声的说:孝父母,孝国家,孝天下!华夏儿女数千年来一直践行着的九个字。仲由为母负米,文天祥书洒天地正气。中国人民更是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用生命铺路,建国后也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并在一直努力着!

  孝,在华夏形成,也必由炎黄子孙发扬光大。(作者:何舒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