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将迎来80周岁生日。 从沂水县云头峪村那间低矮的茅草屋诞生那一刻起,《大众日报》饱经战火洗礼,始终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80年来,大众日报人不断发扬沂蒙精神,砥砺奋进,铸就辉煌。 树高千尺,不能忘根。2018年12月底,大众网记者前往云头峪村“寻根”,重走创刊路,重温大众日报人那段艰苦卓绝却又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听“老家人”讲述与党报的鱼水情深,感受“老家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发展史。

重走创刊路 鱼水情深 版面集萃 流金岁月

树高千尺不忘根!大众网记者寻根“老家”感受“红村力量”

  • 【纪录片】“芳华绽放”——《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寻“根”纪录片

    80年来,大众日报人不断发扬沂蒙精神,砥砺奋进,铸就辉煌。[详细]

  • 一首"小调"哼唱八十载 唱出无尽"沂蒙好风光"

    近日,大众网记者来到《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临沂费县白石屋村探...[详细]

  • 她一家五代住大众日报"创刊印刷所" 守护着"老伙计"

    近日,大众网记者来到位于沂蒙山深处的沂水县云头峪村——《大众日...[详细]

  • 红色资源“连线成片” 沂水打造“圣地红村”多元旅游体

    近年来,沂水县把红色旅游作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突破口,着力...[详细]

树高千尺不忘根!大众网记者寻根“老家”感受“红村力量”

八旬老人回忆《大众日报》创刊:铅排印报肩挑送

    
  • 一首"小调"哼唱八十载 唱出无尽"沂蒙好风光"

    近日,大众网记者来到《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临沂费县白石屋村探访,这里已成为沂蒙老区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详细]

  • 她一家五代住大众日报"创刊印刷所" 守护着"老伙计"

    近日,大众网记来到位于沂蒙山深处的沂水县云头峪村——《大众日报》创刊地,听老房东的儿媳妇狄元梅讲述那段往事...[详细]

  • 战火中,《大众日报》从这里走来

    在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走过水泥小径,推开一扇小木门,一家旧式小庭院中两间茅草屋矗立,堂屋向南,东屋紧挨着...[详细]

  • 树高千尺不忘根—省网媒集团新员工赴大众日报创刊地寻根

    7月20日,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新员工一行50余人来到大众日报创刊地临沂市沂水县王庄寻根,在这里上了正式踏入工作...[详细]

  • 红色资源“连线成片” 沂水打造“圣地红村”多元旅游体

    近年来,沂水县把红色旅游作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构建红色旅游景区体系。近年来,沂水县把红色旅游作为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构建红色旅游景区体系,推动了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和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发展。[详细]

  • 树高千尺不忘根!大众网记者寻根“老家”

    《大众日报》与云头峪,更有着难以割舍的缘分。在大众日报社的援建下,村里修了马路。当时,道路宽度为6米,让世代居住的感受到了幸福的“小烦恼”。“这条路在当时可算是一景,老百姓还觉得道路修的太宽了呢!”张启宝调侃。[详细]

  • “圣地红村”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

    沂水县夏蔚镇宣传委员解晓通动情地对大众网记者说,这些年,大众报业集团的积极扶持和帮助,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创刊地夏蔚镇不等不靠,充分发掘自身红色资源优势,坚持精品意识,提升红色旅游景区,努力打造“圣地红村”多元文化休闲旅游项目。[详细]

  • 白石屋村成为沂蒙老区发展红色旅游排头兵

    大众网记者来到位于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的大众网日报战时印刷所旧址。绿水青山、小桥流水,悬崖耸立、松柏苍翠,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也有北国风光的豪迈。讲解员李云妹介绍,旅游区以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为核心,融汇沂蒙人家、沂蒙历史、沂蒙风俗、沂蒙物产、沂蒙声音、沂蒙...[详细]

  • 大众日报创刊号

  • 渡江战役版面

  • 1949年10月2日一版,新中国成立版面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

  • 大众日报创刊纪念地

  • 大众日报创刊地印刷所

  • 第一张《大众日报》从这两间茅草房中诞生

  • 放置排版用铅字的木盒子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 站点地图

Copyright (C) 2001-2018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0111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鲁网文[2016]0501-00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8519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