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京剧文化艺术馆:把“戏”唱好 让文化“入眼”“走心”

2018-12-19 10:44:00 来源: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 作者: 刘元迪
play
" />

临沭京剧文化艺术馆内陈列的早先京剧服饰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12月19日讯(记者 刘元迪)“走,到梨园文化广场看戏去”,现已成为时下临沭县郑山街道徐埠前村戏迷微信朋友圈的联络语。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徐埠前村剧团自1939年发起至今近80年的历史,京剧文化早已深入人心。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该村以传统京剧文化为依托,兴建了京剧文化艺术馆、梨园文化广场,真正把“戏”唱好,让传统文化进入群众的眼眸,走进群众的心里。

  京剧文化艺术馆 让民族记忆不“断片”

临沭京剧舞台道具

  京剧是我国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品。20世纪初期,京剧艺术达到鼎盛,名家荟萃,票房林立,票友云集,成了全国百姓口中的“大戏”。在沂沭河一带,戏班纷纷成立,“大戏”广泛排演,1939年,徐埠前村剧团由一批进步人士发起,他们是朴实的农民,是乡村的票友,也是民族救亡战线的先锋。经过老中青少一代传一代,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沭河岸边的一朵艺术奇葩。

  走进临沭京剧文化艺术馆,就仿佛坐上了穿越现实的时光机,徐埠前村剧团的发展史一一呈现在眼前。“剧团成立之初,没有经费,没有戏服,这种情况直到1946年才有所改善,演员们自己凑钱,制作戏服,请各地老师前来教学指导。”徐埠前村剧团现任团长徐之勤告诉大众网记者。

  据介绍,1939年春,徐埠前村朱爱时、徐敏爱等多人在高埠村跟随郯城县沙沟村邢怀玉学习排练京剧,因无力支付老师薪酬,数月后团队被迫解散。1939年秋冬,朱爱时等人筹资再聘邢怀玉为师,在徐埠前村组建剧团,村内其他爱好者纷纷自费加入习练。刚刚成立的剧团条件非常差,无力购置服饰、道具、乐器等,常用轿帘、嫁衣改做服饰,甚至用牛笼嘴和纸糊成官帽使用。

  抗日战争期间,剧团经常参加拥军、劳军、庆祝演出。解放战争期间,剧团很多青壮年,听从党的号召,积极参军参战,拥军支前。他们哼唱着自编的担架歌,抄起家里的老扁担,推着拾掇好的独轮车,扛着刚刚缝补好的队旗,随着部队脚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年长的在参加参军动员、胜利祝捷等演出之余,积极筹备军粮、军衣支援前线。

  之后,剧团逐渐发展壮大,组织新编了歌剧《山东大姐学插秧》、京剧《捉鬼》《两个队长》等多种剧目。目前经常演出剧目有《战长沙》《四郎探母》《捉放曹》《打渔杀家》《空城计》《铡美案》等。

  徐之勤今年 68岁,父亲是徐埠前剧团的创始人之一。自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17岁开始上台表演京剧,至今已有51年。“七八十年代京剧非常受欢迎,村内演一场戏有上万人观看,后来只剩下上千人。”徐之勤说,随着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工具的迅速普及,京剧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注重弘扬传统文化,新建了文化广场、京剧馆等基础设施,村民仿佛又找回了学习观看京剧的热情。

  梨园文化广场 让艺术走进村民生活

  徐埠前村的梨园文化广场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经常有京剧爱好者表演京剧,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吹拉弹唱,热闹非凡。

  徐之勤告诉大众网记者,梨园文化广场,为村里的戏迷们提供了在一起互相切磋、学习戏曲知识的舞台,也不断的在身边人之间传承京剧文化,村民们都非常赞同支持。

  京剧不仅供人欣赏娱乐,而且寓教于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美德。京剧的故事情节大部分取材自古典文学和长期流传的民间传说、演义故事等。这些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的作品,通过演员的表演,以直观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通过欣赏京剧,观众可以对文学名著的情节和人物有更多的了解。

  “京剧中的许多剧目弘扬舍已为人、惩恶扬善,徐埠前村剧团创始人朱爱时等一众票友也是不求索取,不图回报,在炮火纷飞的革命岁月用生、旦、净、丑演绎一幕幕多彩人生,值得后人学习。”徐之勤说,京剧是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举世无双。目前,政府已为临沭京剧文化传承营造了良好氛围,自己作为剧团团长也将发动票友,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入团,为京剧的传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