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凡人说(7)婆婆嘴铁脚板 他是最敬业的路桥管养人

2018-12-18 14:20:00 来源: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 作者: 刘元迪
play
" />

  编者按:沂蒙大地,一直是一片蓬勃发展的红色热土。今天起,大众网特别推出“沂蒙凡人说”系列报道。大众网记者将深入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把镜头对准我们身边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小人物”。让我们一起分享奋斗的快乐和感动,积蓄温暖与力量。

  沂蒙凡人说(7)婆婆嘴铁脚板 他是最敬业的路桥管养人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记者 刘元迪

  2016年,刘国勇从部队转业安置到临沂市城市管理局道路处。军人作风依旧、军人秉性不改的他,以执着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将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特质渗透到日常的工作中。在转业工作的两年里,刘国勇身先士卒、任劳任怨,其所在的路桥管理科被表彰为省住建系统“工人先锋号”,其个人被表彰为“第二届最美城管人”,得到了城市管理局和道路处上下的一致认可。

  作为市道路处路桥管理科副科长,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病害巡查到养护维修,从施工调度到竣工验收,从市民热线反馈到数管工单处理,时时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工作干练、敢于争先,今年年初以来,他带领科室的同事们提前2个月完成了北城新区(一期)及滨河景区67条道路人行道的集中维修改造任务,为临沂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天早晨7点30分,刘国勇准时到达道路施工现场,开始一天的工作。下午下班后,他再到当天的施工现场检查收工情况,汇总一天的检查情况,并通报给各施工单位。只要道路上有他安排的施工队伍,就必定能看到他每天早、晚例行检查的身影,雷打不动。“从部队到地方,工作岗位变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能变,一项工作坚持十天半个月容易,难的是常年坚持。”刘国勇说,“在道路处,和同事们比起来,我不是最专业的,但是我一定要做最敬业的。”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年多来,他坚持从“小学生”做起,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努力钻研专业书籍,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他结合岗位实际,先后撰写了《做一名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几点体会》和新闻报道100多篇,从一名“门外汉”成为了一名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

  在领导和同事们眼里,刘国勇几乎没有休息日。在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上,他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和科室的同事们:“部队里,必须无条件服从;可是施工管理不一样,要注意灵活性,也要坚持原则性。”他总结的“眼勤手快、起早贪黑、精益求精、问心无愧”16字工作标准就是对自己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他认为作为一名施工现场负责人,就是要起到现场监督作用,要对施工质量负责任。施工队伍的板材标准够不够?厚度达不达标?材质是否相同?混凝土标号是否合适?施工厚度是否合格?有没有施工浪费现象?这些细节都是他的牵挂。他认为道路养护和做人做事一样,只有把细节做实、做细,才能干出优异成绩,交付良心工程。

  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责任心、一张“婆婆嘴”、一双铁脚板,想周全、说反复、转到位,不推不拖、立说立行。他是不忘初心的担当者,是服务人民的承诺者,是任劳任怨的实干者,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他就是刘国勇——一名新时代的路桥管养人。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