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凡人说(25)20年磨成综合型公路人才 见证沂蒙公路技术革新

2019-03-27 14:18:00 来源: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 作者: 王艳彩
play
" />

  编者按:沂蒙大地,一直是一片蓬勃发展的红色热土。今天起,大众网特别推出"沂蒙凡人说"系列报道。大众网记者将深入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把镜头对准我们身边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小人物"。让我们一起分享奋斗的快乐和感动,积蓄温暖与力量。

  沂蒙凡人说(25)20年磨成综合型公路人才 见证沂蒙公路技术革新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彩

  李跃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铁路建设者,从小在铁路上长大的他,父亲在哪修铁路,就转学到哪,受父亲的影响,他选择了公路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临沂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和沂水县公路管理局工作,分别从事公路勘察设计、公路工程施工与养护、路政管理等多个岗位的工作,多方面的锻炼使他成为了一名综合型的公路人才。

  

  栽植行道树

  1995年,李跃华从山东省交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沂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工作,先后参加了多个工程项目的勘察与设计工作。这段不长的勘察与设计工作经历培养了他细心、认真、钻研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刚参加工作那会,我们使用的还是国家第一代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李跃华回忆说,刚到单位,就跟着测量队,扛着镜子去了项目地,当时使用的测量仪器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会受到通视条件的影响,视线不通时就增加测量的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并且有可能降低测量精度。凭借着在学校的所学及实习期间的具体锻炼,他一边干一边积累经验,每次任务都能出色的完成。

  

  参加技能竞赛

  后来修建日东高速公路时,李跃华主要负责该项目的测量工作,那时就有了新仪器--全站仪,可以直接使用坐标进行测量。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日东高速所在的沂南东段地势平坦,到处都是水沟,而测量仪器需架在山顶高处,李跃华带着中桩组测量人员遇到横在面前的大水沟,为不耽误测量进度,想都没想穿着皮鞋就趟过了水沟,后面的测量人员看到李跃华那么拼,也紧跟着趟水而过。

  1997年底至今,李跃华被调到沂水县公路管理局,现为沂水县公路管理局工程科科长。在各项目施工中历任技术员、总工、负责人,从测量放线,到施工管理,倾尽全力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很好的完成所负责的工程项目。从九十年代发动群众义务工填筑路基修建公路,到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作业,他见证了沂蒙公路的飞速发展及公路工程技术的多次革新。

  青兰高速公路是沂水县第一条高速公路。2005年作为沂水县公路管理局承建项目的总工带领项目参建人员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合同工程内容。为了尽快吃透施工图设计,以便指导施工,那段日子李跃华每晚坚持审阅图纸到12点,早晨6点起床,先到项目工地转一圈,再吃早饭,时间一久,就成了习惯。

  

  检查施工现场

  在青兰高速公路建设中,作为承建项目的总工,李跃华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必须在工程施工中严格管理,在与施工队的工程结算中,认真核算,精确计量。项目从施工到结算历经3年时间,在3年后的结算核对中,施工队看到在结算单中对每个项目当时施工的时间、地点、位置、数量、单价等都记录的清清楚楚,连自己曾落漏的一个项目内容都记录的明明白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其他项目不用核对了,绝对没问题。

  2003年,李跃华在工程施工期间,得知父亲被医院查出肺癌晚期,他请了半个月的假,陪父亲做完手术,接着就又扑在了工地上。两年的工程终于完工了,本想能够多陪在父亲床前尽孝,紧接着2005年青兰高速公路开始建设,作为承建项目的总工负责技术的同时,他还承担着培养刚刚参加工作的几名大学生的任务。

  为了帮助刚刚毕业的几名大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快速成长,李跃华手把手教仪器使用、测量放线、工程量计算、电脑工程运用、CAD画图、坐标验算、计量支付、试验操作等。在他的指导下,如今几名大学生都已能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

  历经二十余年的锻炼与学习,李跃华从一个青涩的学生真正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不断积累的工作经验与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公路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所在科室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