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我的家风情怀 传递沂蒙正能量

2019-10-14 11:37: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赵兰军
play
" />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良好家风是齐家之根本,修身是阳光,家庭之德育,也是民风之血脉,更是社会风气之源泉,国治久安之基础。

  家风与家教是一个家庭拥有健康环境的核心,是一种道德标准和个人成长的初始化教育。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而关乎于父母的德行素养,是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我把我的家风总结为三个字:俭,孝,勤。

  一、俭:

  爷爷因病去世较早,靠着几亩薄田,奶奶硬是一手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并让他们各自成家立业。奶奶是中国千百万个普通农民中的一员,小时候我经常跟着奶奶去地里干活,听她讲述她们那个年代的穷苦,告诉我那个时代每天吃不饱饭,更没有现在的生活三餐有肉。这也让我知道有很多天然的“食材”(地瓜叶,花生壳粉、榆树叶等等)是可以做食物的。当然,我成长的这个时代并没有很理解奶奶所说的贫苦,但是我看到的是她脸上满满的知足感,通过辛勤劳动把我父亲、叔叔、姑姑抚养长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逐渐改善,她依然保持着节俭的淳朴民风。至今,我们家吃完饭的碗里都不会留下一粒米,这个好习惯一直跟随我至今,因为奶奶让我懂得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细细品品这句话在结合现在社会现象来看,勤俭节约的人和奢侈浪费的人的确是有品格上的差异化,所以又说‘俭以养德’。这些代代流传的名句总是精辟的总结,一定是通过很多实例论证过的。

  二、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对于这个字的理解,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要遵从孝道。父亲作为长子,主动承担起家庭重担,千方百计接济他们。父亲转业回到地方后,工作十分繁忙。但是无论工作有多忙,他总是会抽空去看望奶奶、外婆。逢年过节必定要是去探望,帮助解决家里的一些事情。父亲作为一个粗线条的大男人,并没有姑姑们的那份细心,但是在生活上对奶奶、外婆做到了细微的照顾,在大的礼节上,他以他认为重要的方式去孝敬他的长辈们。当然,不止我的爸爸,还有妈妈对长辈也是很孝顺关爱,所以,我也会潜移默化的跟着学到,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

  三、勤:

  一生之计在于勤。人的一生要以勤劳为根本。家里永远有一个“停”不下来的人,那就是我的母亲。母亲和大多的家庭妇女一样,但却也不一样,一样的是都是在忙来忙去,不一样的是她永远“停”不下来。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母亲就像一个永不知道疲惫的超人,干农活、做家务、上班(随军后)、辅导我写作业、照顾父亲生活、给我和妹妹做衣服、照顾家中老人等等,懒惰这个词就没有在她的身上出现过。总之,她就像一个万能的帮手,而且从来不抱怨。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可是感觉我的母亲就是钢筋混凝土,我从没有见过她柔弱的样子。是她教会我今日事今日毕,是她教会我勤劳的人才会有收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勤劳的女人,培养了我优良的人格和品德,让我养成了受益一生的好习惯。母亲常说: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要勤勤恳恳。听她讲她小时候的事,我会很心疼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终日劳作的母亲。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母亲却一直保持着勤劳的作风。退休后主动帮我带大丫头,我生二胎后,又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带二丫头和接送大丫头上学放学的重任。从母亲身上我领悟到的不仅仅是“勤”,还有太多向上的正能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起点,也是归宿。家人,是自己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好的家风与家教可以使一个人养成优秀的道德行为准则。所以,小家大国,一个小家的家风、家教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文明进步。无论是时代的变迁,还是生活格局的改变,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不断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赵兰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