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十力”兰陵⑤:抵质押物信贷“加力” 涉农主体有了“绿色通道”

2020-09-15 09:0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艳彩 梁红国 贾传龙 寇全会
play
  编者按:财政金融如何支持乡村振兴?兰陵县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乡村振兴,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兰陵样本”,给出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答案。2019年该县被评为“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县”。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精心策划“十力兰陵”专题报道,通过十篇重头稿件,从十个“力”的角度为您生动诠释实力兰陵。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艳彩 梁红国 通讯员 贾传龙 寇全会 临沂报道

  “为了解决涉农主体贷款难问题,我县先后出台了大棚证的办理和土地生产经营权证的办理,目前共为56家经营主体办理了‘两证’,发放贷款1300余万元。”兰陵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辋介绍,近年来,兰陵县改善优化涉农融资服务,推动银行聚焦涉农抵质押物信贷投放为涉农主体开辟“绿色通道”

  创新信贷产品 大棚有了“身份证”

   

  兰陵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张建华的大棚考察

  “真没想到这大棚证也能贷出款来,有了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今年就能挣回大棚本来。”兰陵县长城镇瓜农张建华激动地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

  张建华以种植大棚黄瓜为生,他原本有三个普通的塑料大棚,为了能在冬季也有黄瓜卖,今年他又投资17万元建了一个半高温大棚。“我的‘半高温’大棚证是4月份发下来的,拿到证后我就申请了贷款,只用了2天时间,农商银行就给我批了15万元的额度。现在我已经贷了5万元买大棚用的棉被和种子、肥料。”有了兰陵农商银行的支持,张建华后续经营非常顺利,“到现在,这个半高温大棚已经卖了5万元的黄瓜,年底还能再卖一季,我今年就能回本了。”

  兰陵县“山东南菜园”和“江浙沪菜篮子”的美誉都得益于该县大棚蔬菜的广泛种植。而种植大棚蔬菜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仅仅是建一个半高温大棚就要投入十几万元的资金,菜农往往筹建完大棚后,就面临经营资金短缺的困境。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兰陵农商银行立足根植兰陵的实际,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沟通,在全市率先创新推出大棚权证抵押贷款。该产品是专门向服务辖区内的大棚经营者发放的,由大棚所有权提供抵押担保,用于满足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贷款,探索出了一条农民抵押贷款的新路子。

   

  大棚权证抵押贷款的推出,弥补了蔬菜大棚作为抵押担保物的空白,有效的激活了农村“沉睡资产”,破解了农民担保难题。至5月末,兰陵农商银行已发放大棚权证抵押贷款12户、金额70万元。

  开辟绿色通道,农业科技项目“万紫千红”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兰陵县长城镇二庙徐圩子村的山东万紫千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园区内种植着优质红叶树种红枫、红冠,纳塔栎、阳光樱等多种高端苗木。

   

  三月是春耕备耕、园艺作物种植的关键时期,在获悉山东万紫千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资金需求后,兰陵建行立即向上级行汇报。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抽调业务骨干,分头行动,联合作业,加班加点,从材料制作、业务申报、审批到货款发放,全程开辟绿色通道,仅用时2天走完所有流程,实现了贷款资金到位。兰陵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给与了大力支持,确保了该笔货款的成功发放。

  “我们今年通过办理土地经营权证,向兰陵建行贷款了300万元,解决了我们合作社发展的瓶颈问题。”区主管程康宁介绍,“万紫千红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由红冠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该合作社由“鸿雁人才”徐启丰和留美博士徐启龙共同出资,计划总投资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7000万元,占地面积2600亩。通过徐圩子、二庙等6家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合作,一次性提高地租,收取100元/亩的服务费用等方式,流转土地进行入股,有效提高了群众和村集体的收益。

  近年来,兰陵县统筹资源要素挖潜,创新举措助力乡村振兴。鼓励乡旅开发。推行村集体资产股权化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激活土地、资产、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大力实施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拓宽融资渠道。发挥国企资源资产优势,推行“金融+国企+X”,实现合规化、资本化融资,支持美丽乡村、智慧农业和乡村旅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