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貌|云蒙湖畔起赛道,村村争办富民产业

2022-05-23 10:48:23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邱明 郑晓晶
play

  孟良崮战役期间,人民子弟兵为控制山上仅有的一处水源,一个连的官兵付出沉重代价。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山区季节性洪涝灾害和旱季灌溉、群众生活用水难题,蒙阴县在孟良崮主峰西北10公里处开建水库。

  当年,数万沂蒙儿女冒着严寒肩扛手提,建起被称为云蒙湖的省内第二大人工水库。如今,云蒙湖已然成为闪耀在沂蒙大地上的明珠。

  筑堤坝建水库

  先后移民78个村

  一阵轻风拂来金银花的香气,78岁的刘泽明愈加沉醉。蜷起腿,他轻轻往石堤里侧挪了挪。围在四周、或坐或站的几个小辈们,跟随他的视线望向湖对岸的远山。

  63年前,云蒙湖始建时,刘泽明刚15岁。还是贪玩的年纪,他跟随家人到过库区看热闹。多年后,他的一身力气终于也用到了拦水坝护坡补建上。

  此后,他与云蒙湖水库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

  2022年初夏,刘泽明执意让家人带着他从沂南县双堠镇老家赶来,再看看曾经令他热血澎湃的云蒙湖。半世纪沧桑巨变,这段总长1.5公里的坝顶早已铺上水泥路,对岸远山也从光秃秃变成绿油油。

  “只认出对面那个是圈里村,其他都变了。”刘泽明说,当年修建这处水坝时,正值寒冬,需要往下开挖清理地基,由于没有施工机械,全都靠人工。为了加快进度,人们顾不上数九寒天,跳到水里往下挖,直到冻得打哆嗦,拿不动工具,才爬上来暖和一会儿。

  “那时候蒙阴县动员了5万多人上工地,其他区县也调了不少人过来,共计约6.6万人按照军事化编成6个师,各支队伍之间,就像比赛一样,你追我赶抢进度。”在水库管理处工作的周业友整理相关史料时,一次次被当年参建者的精气神所感动。

  更让周业友震撼的是,当年为了腾空库区,78个村庄需要搬迁,但因周边村镇承载力有限,不得不让部分村民远赴其他区县安置,其中小部分人甚至远迁到黑龙江省。

  “一搬穷三年,重新盖房、重新张罗地,那个时候条件有限,搬一次家堪称经历一场磨难,可是后来随着库容逐渐增加,有些没搬到高处的村民还得搬。”周业友介绍,有的村民连续搬了三次家,可是他们都一心为大局考虑,心甘情愿为水库建设做出牺牲。

  撤网箱、拆养殖棚

  只为守一湖净水

  云蒙湖水域面积达10万亩,是北方地区不可多得的水产养殖场地。湖水占据本就狭小的农田后,沿湖农民顺势转为渔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搞起养殖。

  “1996年前后达到顶点,逐渐发展到大约一半的人搞养殖。”云蒙湖生态区铁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名利说,蒙阴是蜜桃之乡,果业发达,但在湖上陆续搞起的淡水鱼、珍珠蚌、鸭子等养殖效益更好一些,当地一度流传着“不出门不出县,一年十来万”的顺口溜,说明当时搞水产养殖是条很好的致富路。

  沿湖居民靠水吃水,水产收入逐年提高。远在六十多公里外的临沂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到云蒙湖的命运。

  随着人口增多、城区面积变大,临沂城区饮用水源告急,库容巨大的云蒙湖成了最佳选择。一边是向湖讨生活的沿湖居民,一边是临沂城区供水安全,为云蒙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蒙阴人再次面临抉择。

  “2006年,县委县政府下决心保水。”云蒙湖生态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中华介绍,当时湖内网箱数量高达11万之多,为保水质,全部进行了清退。

  失去了水产养殖依靠,沿湖居民再度寻找出路,其中不少人转投畜牧和家禽养殖。可污染问题又随之而来,雨季一到,养殖场内污水混合着雨水,一路倾泻到湖内,再度给刚从水产养殖缓过劲来的云蒙湖造成生态负担。

  2014年,蒙阴县围绕云蒙湖划定了禁养区,对红线范围内的养殖大棚进行清理。同时,对涉水污染项目一律拒批,关停取缔汇水区内117家散乱污企业。

  “保水效果很明显,出水口水质已经连续22年百分之百达标。”王中华说,一湖清水背后,是蒙阴对水源地保护的重视,也是湖区居民服从大局的生动体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这里实践转化

  车轮飞驰、彩旗摇曳,2015年,首届环云蒙湖自行车公开赛打破了云蒙湖的宁静。总长近150公里的环湖生态隔离堤,被按照二级公路标准打造后,成为一条沿途风光秀丽的赛道。随着几届比赛举行,越来越多游客闻名而来,被这里的秀美风光所折服。

  “生态旅游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仅靠旅游产业还很难覆盖沿线两万多人口。”王中华说,生态、保水的同时还要富民,当地在堤外先后建成62处生态藕塘、36处生态鱼塘,环云蒙湖发展杨树丰产林10万余亩;探索大水体放养,发展有机渔业,并通过国家有机水产品养殖基地认证,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省级大银鱼种质资源保护区。

  就像飞驰在赛道上的自行车比赛选手,沿线20个行政村也纷纷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果品、生态渔业、林下蜜蜂、莲藕等一批富农产业相继落地。

  王名利所在的铁城村,已经有了新品种莲藕种植项目,他和村民继续寻找新的增收项目。他们试种了附加值更高的黑麦、绿麦品种,如果成功,还打算接着上精加工下游产业链。

  “生态发展富民,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道路。”王中华说,百里长堤,千处荷塘,万顷云蒙湖,这是一笔宝贵的生态资源,要合理利用好,让云蒙湖这颗明珠更璀璨。

  齐鲁晚报记者 邱明 通讯员 郑晓晶

初审编辑:李静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