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洋网讯 今年一季度的疫情对汽车企业影响不小。先前,大家还在讨论车市什么时候能够回暖?汽车到底有没有“报复性增长”?而现在,所有人都在埋头造车、推出、卖车,争取用最短时间的时间将之前损失掉的补回来。如果可能,再争取全年销量同比增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转变?因为,车市的拐点悄然到来,复苏时间点之早(原本以为最早是6月),复苏态势之猛(部分车企实现同比正增长),出乎所有人的预计。
以上汽通用别克品牌为例,4月零售实现68827辆,同比增长29.5%。注意,是“同比”增长。如果计算“环比”,那数据更加好看,达到44%。更为关键的是,这一轮的复苏堪称全方位、多领域。别克旗下多款SUV、轿车和MPV车型实现同比正增长,且市场占比稳步提升。与上汽通用别克喜提“同比大幅增长”的汽车企业还有不少,只是数据来在最后统计当中,会在近期公布,不出意外,会是好消息。
好成绩的取得,补贴是重要推手。伴随“补贴”而来的,有车企的同步“降价”,且两者可以叠加,消费者可以“鱼与熊掌兼得”。或许有人问,“降价”年年有,为什么叠加了点补贴,差别就这么大?用中学物理知识来解释:要让一个滚动的球克服摩擦力,继续维持原来的速度前进,就必须施加一个外力——“补贴”就是这个“外力”。中国车市早已不是高利润的市场,而是竞争白热化的低利润市场,这与广大消费者“掏少钱,买好车”的诉求存在差距。现在看来,“补贴+降价”加在一起,将差距补齐了。
当所有车企都在推行“补贴+降价”,接下来比的就是产品力、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我留意到,4月实现同比大幅增长的车型只有一种:就是“物超所值”。你需要以超越这个时代的产品来服务于当下的用户,才有可能立足。2021款英朗在4月出尽了风头(单月销量大增97%),原因就是因为它性价比够高。在入门级轿车上应用轻混技术,这并不多见,因为轻混技术成本高,会抬升车型售价,进而影响销量。提升技术却不涨价,汽车企业们现在正在进行这个艰巨挑战,英朗便是范本之一。驾驶2021款英朗轻混动车型无疑是件愉悦的事情,综合油耗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仅为5.3L,比非混动车型节油8.6%。与此同时,动力响应更轻快,且没有续航和充电焦虑。
最近,“后浪”这个词比较热。我还专门翻出这个视频来看,里面有一个“速度与激情”的场景。网上有人计算,年轻人要花30万~40万元,才可能真正拥有视频中的“驾驶乐趣”。其实,大可不必。如果只是体验,你可以租辆性能车,再租半个小时赛道,花费在4000~5000元。即便是购买,12万元的全新轻混动车型也可以满足你的驾驶需求。
坦白讲,我看好今年中国车市。因为,有“补贴”,就有市场。我也认为今年中国车市竞争会很好看,因为,“补贴”是公平的。要拿下最多的“补贴”红利,所有车企需要拿出真功夫,比拼硬实力,拿出最好的产品。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周伟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