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如此瑰丽

2018-01-25 10:1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邢兆远
play
" />

  孔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朋诗友相聚,谈古论今,品诗赏文,悠然自得,乃人生一大乐事。与高明相交于文字,已有三十余载,虽多是天各一方,但友情淡而绵长。每逢相聚,品茶论道之时,高明总是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吟诗作赋,其乐融融,使人顿生美之享受。

  作为同龄人,历人世沧桑,已从“青涩”步入“耳顺”,在“回望”中感慨良多。在笔者的眼中,高明支撑起多元的社会角色:幼年时代受益于书香门第的浸润,青春旺季经历车间和从戎的淬炼,壮年岁月体验仕途生活的斑斓……一路风光铺展,一路步履矫健,一路洒脱超然,阅历、视野、情愫使他积淀起丰厚的文化素养。令常人惊异的是,高明却有“凤凰翔于诸林,非梧不栖”的执著,在多元社会角色的转换中,其价值取向则是对文学的钟情,并痴心不移,矢志不渝。在繁忙事务间隙,勤于笔耕,文如泉涌,以心与魂、力与情孕育出《沂蒙山的回响》《回望沂蒙》《那年,放电影》《那年,看电影》《沂蒙采风》《蒙山沂水的歌者》《亲情沂蒙》,《渊子崖壮歌》等多部文学作品。在吟咏徐行中不断登上新高地,闯入新境界,多次摘得全国文学大奖的桂冠。

  有人说,他根植于沂蒙厚土,不断进行着有滋有味地吟唱;有人道,他穿越浮尘,徜徉在广阔的时空,倾心于“文以载道”的耕耘;有人赞赏,他“独上高楼”,以热恋与虔诚,用文字挥洒着“望尽天涯路”的旷达;有人则说他是杂家,作家、评论家、词作家、摄影家、教授……各种头衔冠于一身。在笔者的眼中,他只是一位被激情与哲思燃烧的作家,进入痴迷状态,以文墨精心构筑独有的精神家园。

  “蒙山巍峙,毓秀钟灵;沂水苍茫,景胜风暖”,高明总是把审美的触角探入于“生于兹,长于兹”的蒙山沂水。巍峨孟良崮、恬静竹泉村、陡峭云蒙顶;砚池书院,五贤圣迹,红色血脉;古往今来,先贤厚德,民俗乡音……或铺陈,或抒情;或阐理,或言志;或高歌,或低吟;主客体形象水乳融合,迸发出富有高度、深度、厚度、温度的情思之美。一篇篇作品,有的飞扬洒脱,有的空灵飘逸,有的婉约妩媚,有的精致清丽,有的温文敦厚,景与情、事与理融通,可谓文情并茂。

  “族继伏羲东夷,地乃海岱腹心,城若龟驮凤凰”,一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临沂赋》,读之见“沂蒙如此多娇”,品之悟“厚土这般神圣”,可谓经典代表之作。“雄哉,壮哉,伟哉,圣哉,美哉”,一咏三叹,描景状物,气韵灵动,意象超然;“天宝灵光,圣水映象”,叙史说今,情韵深致,理意透辟;“秀水绕门蓝作带,雀山可户翠当屏”,想象奇诡,状物传神,造境深邃,达到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笔法承汉赋之风,吸唐语之乳,用词工稳而典雅,参差疏落之中整饬之致,既有传统赋体的特质,又有当代文法的洒脱。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捧读高明这部名为《美在其中》的文学评论集,可见其交游的广泛,有官员、将军,也有书法家、作家、歌唱家、画家。人居天南地北,年分长幼高低,他们以文交心结友,彼此在吟词作赋、挥毫泼墨、谈笑鸿儒中,精神相融。而高明的评论视角独特,总是在关注“心灵”深处的情思,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技巧、语言特色等方面,精辟评判,深阐内涵,会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文化的深层思考,给人以诸多启迪。如其说是高明在评论别人作品,不如说是他自我思想、情怀的广度释放。

  人活世间,非“痴迷”难以成事,而“痴迷”者在现实生活中,常被视为“异类”,而社会各界巅峰人物,无不是个“痴迷”“癫狂”者。高明的“高明”之处在于“进入淡出皆自如”。在现实生活中,他把控得当,运筹自如,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在文学创作之时,他又如痴如醉,“癫狂”有加,可谓“上之上者也”。

  行之难,难在路长步阔而不止;人之贵,贵在初心历时愈坚实。孔子曰:“六十而耳顺”,步入耳顺之年,多是享受“看花开花落”的闲适,品味“望云卷云舒”的悠然。而步入“耳顺之年”的高明,依然笔耕不止,“淡定与从容”中多了凝稳,添了深邃。他不是“窗前静观花鸟,山间闲看流水”,而是不断清点精神的行囊,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原“非梧不栖”的本色,不断前行在文学创作之路上。伴随他的不再是先人“古道、西风、瘦马”,而是当今的“路宽、热风、潮阔”,文字超越“青涩”承载起厚重,流淌出哲思,彰显出洒脱。在他以苦心与匠意构筑的“精神家园”里,不断生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在茫茫人世,真正永恒的是什么?是精神!真正不朽的是什么?是灵魂!由此可见精神家园的神圣与珍贵。细细品读高明的这部评论新集,再次闯入他构筑的精神家园,徜徉在由精辟文字与浓厚生活、浓郁情感与深邃思想交织融合的境界,顿时生发出“景奇、境高,情热、思深”的美之享受。笔者不禁感慨系之,不揣冒昧,不顾浅陋,形成此文,是为序。

  (作者:邢兆远,光明日报社高级记者,散文作家)

返回临沂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