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第一书记

2023-10-30 11:0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洪鹏
play

  “端着铁缸子吃农家饭,坐在板凳上聊农家事,挽起袖子来干农家活……”在沂蒙老区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村第一书记刘泰然和老乡们打成了一片,穿着朴素,满身尘土,和老农全无二致。他知道只有与老乡的心连在一起,乡村振兴的工作才能干到一起。

  这个村子叫小庄子村,地处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黄山铺镇,位于342省道南侧,处于镇驻地和县城中间,距两地均5公里。全村共有628户、1741口人,其中贫困户77户,现有村“两委”成员3人,党员38人、预备党员3人。

  2021年10月,刘泰然从省财政厅被选派至小庄子村担任第一书记,彼时小庄子村刚刚经过选举换届,基层党组织尚未形成战斗力;不少村民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为生,人多地少,种植分散,效率低下;全村集体经济较弱,缺少强村富民的产业。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刘泰然书记看到了眼前的困难,于是迅速调研村情村况,力争抓住主要矛盾。一是吃透村情,

  他走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入户访问,与群众交心,并多次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公开第一书记联系方式,寻求群众的积极反馈。二是了解上情,多次与县有关部门、镇党委政府、管区书记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座谈,了解帮包村土地规划、区位特点、集体收入等情况,倾听他们的建议。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经过细致走访调研,刘泰然发现小庄子村集体经济较弱,缺少富民产业,亟需理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集体经营性增收路子,以稳定性的集体收入防止返贫,获得持续改善民生的源头活水,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集体经济锤炼支部战斗力。

  发展集体产业的大方向明确了,具体走什么样的路成为摆在小庄子村面前的难题,刘泰然书记根据现有条件充分讨论、科学论证,确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路线。通过与当地党委政府、青岛农业大学有关专家、村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充分讨论、科学论证,采取了“稳扎稳打,小步快走”的工作方针,根据全村耕地平坦、土地连片、生产路能够支撑大型机械通行的优势,确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路线,积极创新生产经营体制,推动土地向合作社流转。

  经过测算,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玉米和小麦,每亩土地可以节约种植成本50元、收割成本50元、施药成本80元,并且可以获得厂家直供化肥、免费测土配方,大大提高亩均经济效益。合作社给予村民每亩土地800元/年的保底收益,并且承诺合作社收益的80%用于分配,一方面保障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更是解放了村民劳动力,方便村民腾出时间通过去县城务工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

  制定完路线图,就要落实上下功夫,刘泰然书记广泛动员,打感情牌、念政策经、算经济账,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事是好事,却需要村民理解配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伊始,许多村民对此颇有顾虑,为此,第一书记刘泰然广泛宣传、深入发动,亲自攻克“硬骨头”。一是利用支部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时机多次讲、反复讲,把上级精神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重大意义讲清楚,并邀请已成功运营的合作社做经验介绍,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二是发放《支部领办合作社明白纸》,让村民更加了解合作社的目的、意义、增收情况。三是针对思想上有顾虑的4-5户农户入户走访,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将合作社的目的和好处进行充分解释说明,争取理解的最大公约数。四是规范入社流程,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明确土地流转面积、期限、收益承诺,让村民放心舒心。五是规范合作社运营流程,选举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定期账务公开,让村民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信心。这一系列的工作彻底打消了村民们的疑虑,农户纷纷踊跃参与,党支部干劲十足,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那段时间,刘泰然天天在小庄子地里转悠,看见乡亲干活,就上前聊这个事。晚上乡亲们打工回家,他趁吃晚饭的时间上门做工作,由于在野外奔波,一双崭新的旅游鞋很快变了色、变了形,连半截裤腿都成了土黄色,为了节省时间,刘泰然干脆不再洗刷,就这么天天穿着。有一天,刘泰然在做一户李姓村民的思想工作时,连续去了三次才见到这位村民,村民看见刘泰然一脸疲惫、一身尘土后,把胸膛一拍说:“刘书记你放心,就冲你脚上的这双鞋我也同意流转土地,你是真心为咱好,要不然也不会出这个力。”

  俗话说“好事多磨”,合作社的付出也有了回报。截止2023年6月底,共近100户农户、130余亩土地入社,带动村内就业10余人,集体增收13万余元。与此同时,村集体出资36.71万元参股镇上花卉产业园项目,年化收益6%,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2万元。

  “我家里有老人有孩子,加入合作社不仅有稳定收入和年底分红,还能顾家,同时还有可以去县城打打零工补贴家用,家里人都很支持。”许多村民说。

  合作社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可是看着村里泥泞不平的道路,刘泰然心里很不是滋味。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是村民日常出行、上学、工作的道路还是破败不堪。小庄子村位于省道南侧,村庄呈东西对称布置,东西向的村内道路年久失修,并且缺少排水沟渠,一到下雨路上泥泞不堪,还会出现好几个大水坑;连接村庄和省道的南北一千米的沥青路也年久失修,路上有好几处已经出现大面积破损下沉,并且缺少路灯照明,给村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刘泰然调研发现这些问题后,立马着手联系村、镇准备材料入库,利用配套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100余万元硬化村东西向道路7000余平方米,新建排水沟1300米,投入8万余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37盏,争取县人民武装部帮扶资金35万余元对村文化广场进行提升改造,大大解决了村庄硬化亮化美化问题,得到了村里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

  可是村里的南北主干道还没有修,刘泰然为此多次到有关部门寻求支持,协调到60余万资金,今年8月份,村里南北一公里的沥青路面大修工程正式施工,“我希望在我任期结束的时候,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能够打通,也算我对乡亲们的一个交代。”刘泰然说道。

  除了抓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刘泰然书记还在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民生实事上下文章,着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刘泰然一方面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开展“第一书记讲党课”活动,并推荐村支书参加县基层干部学历教育专题培训班,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党员冬训,并认真落实农村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每月根据党员的学习、出勤情况等开展评分工作并公示,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不积极、作风散漫等问题,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凝聚干事创业合力。为办好“基层治理”这件难事,刘泰然书记从村级制度建设、网格化管理入手,一方面完善村干部坐班、村级“三务”公开等村级制度,重大事项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推进村级工作规范有序,做到大事小情公开透明,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根据村情将村内分成若干网格,建立网络联心活动工作手册,以在家党员为网格核心,开展网格分类管理,推动化解各类矛盾问题。为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刘泰然积极开展寸草心志愿服务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定期为村里开展打扫卫生、送服务上门等活动,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及困难群众等200余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联系爱心企业长期帮扶5名困难学生,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

  “短短两年,村里的道路变得宽敞又明亮,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晚上还可以去广场跳跳舞乘个凉,我们农村也不比城里差了。”“第一书记给村居大变样了,住得舒服,心情也美。”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革命年代沂蒙老区的父老乡亲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时代下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则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现实写照。

  在最后的百日攻坚工作中,刘泰然也没有丝毫懈怠,多次奔波引回“归雁”人才创办辣椒酱加工合作社,下一步希望通过辣椒酱生产和电商平台带动合作社的辣椒种植和村民就业,让小庄子的明天越走越好,乡村振兴越来越有奔头!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