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2024-02-09 15:4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薛杰 杜昱宝
play

  进入腊月,日子便过得飞快,眼瞅着就迎来了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临沂市广大城乡的大街上、小区里都挂上了彩灯、红灯笼,一场瑞雪又让大地披上了银装,还听到了零星的鞭炮声,节日的气氛渐渐浓了起来。

  前几天,看过一个小视频,当一家人冒着风雪长途驱车600多公里赶回家过年时,年迈的父母都在家门口伫立等候,见到孩子们时高兴地手舞足蹈,像两个“老小孩”,场面令人泪目……其实这就是过年的意义!

  中国的年文化,汩汩流淌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关于中国年文化的内涵、习俗和些许禁忌,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需要一辈辈人传承的。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我们必须带着责任、担当和情怀,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年的上古传说

  中国的年文化历史悠久。古时候,年被称为“腊”;尧舜时期,叫做“载”,是天体星辰运载一周的意思;夏代称为“岁”,有长一岁的意思;商代称为“祀”, 表示四时已过,应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周代开始称之为“年”,是谷物收成的意思;先秦时期称为“上日” “元日”;汉代称为“正日”,魏晋时期称“元正” “元辰”;1912年辛亥革命后,叫做“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三十,贴春联、放鞭炮,都来自过年的传说,有驱邪避灾的寓意。

  传说年是头怪兽,头上长巨角、身上有鳞片,牙齿和爪子很锋利,每到除夕这一天,就会从沉睡的海底中苏醒,伤害牲畜和人类。上古有一年,当大家准备外逃时,村里来了一位老人,采用贴红纸、点蜡烛、烧竹子的做法把年兽赶跑。因为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就开始流行起了贴对联、守岁、放鞭炮的习俗。

  春联的记忆

  小时候,村里家家张贴的都是毛笔手写的春联。村里难得的几位教师或有私塾功底的文化人就成了香饽饽。每年腊月初十之后,大人们早早买了红纸送去排队,文化人也是乐此不疲,有的写的春联都贴半个村,内容记忆犹深,大多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改革春风吹满地,新的一岁更争气”等等。

  由于不识字或粗心大意的原因,每年贴春联都会闹出不少笑话。有的家庭就把本来贴在床头的“身体健康”,却贴在了猪圈里,而把“六畜兴旺”却贴在了自己的床头,还有的家庭“出门见喜”换成了“身体健康”。如此笑话,至今谈起来还是令人忍俊不禁。

  时下,有的家庭过年简约化,只注重贴福字。“福”字左边是“衣”服,右边是“一口田”,象征着衣食充足,贴福字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相守的年夜饭

  中国年的习俗是长期的文化积淀与约定俗成的结果,是一种典型的历史文化现象 。《清嘉录》卷十二中记载:“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祥语,名曰‘年夜饭’。”春节就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分散至五湖四海的家人,在春节前都纷纷赶回家中,为的就是吃一桌全家人一起相守的年夜饭。

  中国人的家庭年夜饭相当丰盛,鸡鸭鱼肉都有,有美好富足、年年有余的寓意。当然,饭菜再多,也少不了饺子。饺子一般是白菜馅、豆腐馅,这是很有讲究的,白菜中的“菜”和“财”谐音,有发财的意思。豆腐的腐和“福”是谐音,豆腐水饺表示“兜福”“都福”“都富”。记得小时候的年夜饭,母亲还创新性地在几个水饺里包上5分的硬币和糖块,寓意谁吃着了它,来年谁就能挣得更多和过得更甜蜜开心,奇怪每年都是父亲的碗里水饺才有包钱的,我们姐弟的碗里只有包着糖的,以后才明白,这都是母亲的精心安排而已。

  夜色阑珊,万家灯火。年夜饭之后就是守岁,和过去的一年告别,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如今,家人聚在一起看央视春晚或刷手机,有时候都感叹小孩子们玩手机的上瘾和无师自通。

  央视春晚作为普天下中华儿女的精神大餐,总导演照顾了各类人群的需求,深入影响到世界的角角落落。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每年春晚过后,主持人的各色风格、节目的丰富多彩、明星的各类风采、晚会产生的新人新节目,甚至是演员的穿着打扮,都能被津津乐道一段时间,或产生一股被模仿的“潮流”,冲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如今的网络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便捷和变化,人们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大家对春晚的议论虽然没有那么强烈了,但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总觉得“春晚”少不了和不能少。

  年三十,凌晨十二点之后,就开始燃放鞭炮庆祝过年。

  小时候,除夕之夜,父亲带着我们兄弟两个到“请家堂”同祖同宗的“不出五服”的“一家子”里磕头。每家的正面桌子上供奉着祖宗的牌位,家人讲着先辈们的曾经考过举人秀才或是带兵打仗的文武方面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沂蒙这片厚土上,家族的祖先们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忠厚勤劳、敢于创新的文化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每当此时,人们谈论较多的还有相帮相衬的友好细节,平日里族人间有点不愉快的“疙瘩”事,也在这种氛围中化为玉帛,增强的是家族之间的友爱团结。现在看来,这依然是亘古流传下来的家族文化之魅力。

  苏轼在《守岁》中说“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给人们传递的是热爱生命、珍惜光阴的人生哲学。

  正月初一拜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正月初一,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服出门拜年。说起这些新衣服,就不得不说赶年集来。小时候,我是最盼着的。印象中,年集一眼望不到头,人声鼎沸,好看的好吃的应有尽有。小孩子们最爱的还是鞭炮声,用竹竿挑着的一挂鞭就在头顶炸响,关键是为了看哪家鞭能响,鞭放得是此起彼伏,个别没有响的就成为我们的“猎物”。如今的人们,甚至年轻人,对年集年味情有独钟。

  拜年就是长辈带着小辈去亲戚朋友家拜会,这时要说一些吉祥的话,比如“过年好”,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给长辈磕头的习俗,有的地方则用鞠躬来代替,不管哪种形式,都是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敬重。

  这时候,长辈们都会笑呵呵地给孩子们压岁钱,其中的岁同“祟”谐音,“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以后压岁钱的本意也逐渐得以延伸,不仅成为一种祝福,也寓意给孩子增岁增福,表示来年进步成长的意思。在古代的官宦家庭,压岁钱讲究要包在红纸包中,很郑重,非常有仪式感。在沂蒙乡村,长辈则直接交到孩子手里,小时候,从大人手里挣个几毛钱,那是十分开心的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段时间以来开始流行电子红包或微信红包,仪式感就不那么强烈了,这几年又重新流行给孩子使用纸质的红包。

  从初一到元宵节,一支支庄户秧歌队活跃在城乡。今年临沂市的“春节乡村文化旅游节”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舞龙表演成为龙年里的首演节目,歌舞、美食、民俗表演等好戏连台,沸腾的场面让群众大喊过瘾!

  过年的些许禁忌

  过年是非常神圣的日子,也是小时候最期盼的日子。记得小时候父母多次的嘱咐,过年的时候不能随便哭闹、不能乱讲话,要不然会被爷爷奶奶批评,说“这样不吉利”,如果要想说话,舌头要在嘴里绕三圈,想好再说,不要说错话,带来晦气。

  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初一,说话都要谨小慎微。一些表示“没有、完了”之类的词不能说,要换一种说法。比如,打破了碗要说“岁岁平安”。印象深刻的是,过年期间,如果下水饺的时候由于火候把握不好煮得过了,母亲就嘱咐说是“挣了”,千万不能说不吉利的“破了”。

  如今过年时候,我有模有样地传给妻儿,想来这就是传承了。

  正月初一这天不扫地、不倒垃圾,人们认为垃圾会把运气和财气带走。记得小时候,院子里放了鞭炮,一地碎屑,也没人打扫。母亲还特别讲究初一这天不动刀切菜做饭,预示着一年不用干活就能够吃水饺,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所以在这一天只能吃除夕剩下的,基本上初一不用做饭。

  当然,如今很多地方已经不太讲究这一些了,不过习俗总是要让孩子知道的。

  过年的变化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其实,在过去,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时间是从腊八到元宵节。

  虽然如今过年的节奏变快了,但主题没变,永远都是讲究阖家团圆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但曾经一个时期以来,“过年还是过钱?过年还是过难?”的观点,给世人带来莫大冲击和困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著名导演黄健中拍摄的电影《过年》,讲述程家5个子女回家拜年,但各自有着各自的小九九,惦记着老爷子辛苦一年打工赚来的8000块钱,当老爷子用盛鱼的盘子端着钱上桌时,气氛达到冰点。老戏骨李保田和赵丽蓉,加之六小龄童等几名知名演员的倾情演绎打动人心。带着时代烙印的共鸣和思考,无疑让这部电影成为了经典。

  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脚步和电影的镜头倏忽而过。其实,过年的仪式感永远体现在三个方面:时代特征、传统伦理和乡土文明。

  “好好地过个年”和“来年过上更好的日子”更一直是人们朴素而执著的追求。

  线上热热闹闹,线下年味浓浓。随着“红色沂蒙、时尚临沂”的品牌越叫越响,新时代的老区过年模式和人们的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消费需求更是多元化。如今,再也没有了那个时代“过年如过钱”的现象。随着广大城乡物质极大的丰富,人们追求精神层面享受和品质生活的提高,成为广大城乡新气象。在广大农村,乡村全面振兴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主题,在外闯荡的各类人才不断返乡,网络直播成为平常事,销售着各类土特产品,“一站式”年货节还拉动了家电、服装等消费,群众不仅带着各色走亲访友的礼品,“买盆鲜花走亲戚”成为新的流行;在繁华城市,龙年龙灯上线,气势非凡,一家人则聚在饭店吃年夜饭、过年看电影和旅游等都成为新时尚。

  城乡之间的联动更成为人们过年的仪式感。当从天涯海角赶回老家过年时,有朴实的乡亲,有熟悉的乡音,有满满的回忆,心中充满的更是浓浓的乡愁、乡情和乡恋。

  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是灯火可亲的温暖,柴米油盐的充实。联想到热播剧《人世间》,我更加读懂了父辈那不改的初心,更加感受到了中国广大老百姓勤劳善良抚育儿女的人性之美好!这种平实中的烟火,平淡中的温暖,平凡中的真情,其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份传承,历久弥新。我一直在心底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是所有人的根。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也必将昭示激励着人们不断实践着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观,满怀憧憬,砺行致远……

  “百节年为首,人神共襄;百物人为本,本固邦安。”

  今日之中国,山川锦绣,美景如画。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中国人,矫健的步伐走得是那么有力量,见神采显底气。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在欢乐过大年里的日子里,人们回望一年来的收获在庆贺丰收的同时,必将凝聚前行的力量;在欢乐过大年的日子里,同时祈祷祝福国泰民安和所有小家大家,希望来年的日子过得更好,更加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作者: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 薛杰

  摄影:杜昱宝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