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频道>新闻动态>热点新闻

老师对决手机烦恼多 学生一节课刷掉四成电量

2015年03月25日 10:46:00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有一个段子这样讲: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移动互联网正在对中国大学的课堂造成强烈的冲击。大学生带着“充电宝”进入课堂已不是稀罕事。他们的理由是:“如果课程不好听,一个上午刷屏的电量是不够的。”

    大学生用“低头”“抬头”给课程投票 老师对决手机烦恼多
      有一个段子这样讲: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移动互联网正在对中国大学的课堂造成强烈的冲击。大学生带着“充电宝”进入课堂已不是稀罕事。他们的理由是:“如果课程不好听,一个上午刷屏的电量是不够的。”
      课堂低头族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更是新课题、新挑战。如何让学生抬头听讲,而不是低头刷屏?大学的课堂上演着“阵地争夺战”。
      一节课刷掉手机四成电量
      3月17日8时许,在广园中路某高校,80余名大一同学一起听了一节社科理论课。女老师卖力地用PPT演示时,三分之一的同学低下头来刷微信、玩游戏、看电子书与下载好的视频,一名同学戴起耳机听音乐。当听到熟悉的同学发言或女老师放动画视频的时候,他们偶尔会抬起头。一个半小时过后,郑同学手机的电量从100%掉到了60%,因此他随时携带充电宝。
      老师努力希望让稍微枯燥的内容生动些。她通过提问暗示“刷屏”的同学,并结合民俗地理文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便如此,课后她仍感到很“受伤”。
      17日19时,大学城内中山大学《人口经济学》选修课上,何老师正俯身反问着前排同学。200人左右的课堂,20余人边听课边使用笔记本电脑,有的敲击着心得笔记、有的用PS处理图像。何老师动作、表情丰富,时常妙语生花,很多学生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也有部分同学不时看看手机,把老师前后两句话的间隙填满。
      谈及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何老师的一句“他的观点我一定会考的”,立即引发学生们拿起手机对着投影拍照!课间,一名同学提议面对面建微信群,何老师欣然同意。
      18日一早,暨南大学教学楼517室,30余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就坐。《媒介批评与文化研究》这门课内容艰深,怎么吸引学生?张老师就改进了教学方式,在带着学生们研究《文化工业》一文前,先请学生进行导读。叶芝君同学早已列出框架结构,厘清故事脉络,并共享在QQ群上,有的同学便拿出手机或平板电脑阅读。
      老师莫“心塞” 先把课上好
      老师们希望课堂纪律好,希望自己在台上讲,台下都是“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但让人失望的是,看到的可能只是一片亮闪闪的手机屏幕。看到这一场景,老师们确实心塞。但这鞭子是不是应该打在手机身上,值得商榷。
      一方面,大学的变化并不是“昨是而今非”,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大学生到社会上去实践,在课外捣鼓些创业项目,甚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是一种很难说对错的自我选择,他们早已不是需要耳提面命的小学生。只要他不违反校纪校规,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大可不必过多干预。另一方面,大学教育久遭诟病,内容空洞是一方面,知识老化、脱离实际,导致学用不能结合,是更严重的问题。如此说来,问题岂只是学生缺乏自律的问题?
      课堂上的“低头族”,也许下了课就出现在各种校外学习班上,考证的、学外语的、学编程的,不亦乐乎。只为学这些东西有用,市场机制在起作用而已。
      只有“正本清源”,即对大学的课程进行升级改造,让课堂上学的东西是新的、实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头”等学风不正问题。因此,大可不必太拿手机说事,逼急了,你把他手机没收了,他还可以看杂志、听音乐,哪怕所有“作案工具”统统没收,还可以睡大觉啊,你有什么办法? (张涨)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邢猛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