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举办202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研修培训计划“五音戏表演人才”培训班

2024-06-17 09:32: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郑玮
play

  大众网记者 郑玮 临沂报道

  6月12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省文旅厅指导,临沂大学主办的2024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五音戏表演人才”培训班在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开班,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戏曲学会机阳腔研究分会会长朱飞跃,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书记、主任马光舜,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艺术总监、五音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奏员毕金奎,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立富出席仪式。

  张立富致欢迎词,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临沂大学作为一所红色基因浓厚的革命老区大学,始终致力于传承保护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的执行单位,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打造了革命老区大学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品牌。举办“五音戏表演人才”培训班对于推进高校戏曲学科建设非常有意义,希望领导专家和学员对学校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多与学校开展交流合作,共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毕金奎向“五音戏表演人才”培训班开班表示祝贺,向学校为本次培训的辛勒付出表示感谢,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大意义。他指出,五音戏承载着乡村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是传承地方历史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举办本次培训班,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也是创新引领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培训班结出丰硕成果,为山东戏曲事业贡献力量。本次培训班为期一个月,采取课堂教学、实践训练、观摩研讨、演出展示等形式,对省内五音戏剧(院)团演员进行集中培训,培养具有传承与创新精神的五音戏表演人才。学校社会科学处负责人,音乐学院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全体参训学员参加活动。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