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学习(二) ——生生不息

2020-02-24 13:43: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play
" />

  今天,我们“走进”了银河实验小学,感受到了该校的校园文化,更感受到了“校园文化”既“教育文化”。 根据课程安排,老师们居家自行安排了视频学习。

  对于新教育,我们在之前的学校研讨过程中,有过对这方面的探讨,本次网络学习无疑给予了我们对新教育进行更加深入学习、思考、内化的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们“正襟危坐”,纷纷摆出了向新教育出发的姿态。认真观看、认真笔记、吸收内化、形成行动......多一种思想,我们的内心就会多一丝丰富;多一点引领,我们的行动就会多一线意义!

  “只有珠穆朗玛,不是喜马拉雅”——这也应该是我们团队建设的信仰;“争做标杆,不做短板”——这也应该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信仰。“不做第一,只做唯一”——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好自己的坚持;“先有意思,后有意义”——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好教育的坚持。

  一个团队的发展,代表着团队事业的“生生不息”;一个团队的进步,代表着团队事业的“蒸蒸日上”。我们需要“诚挚友谊、自强不息、担当责任、坚持梦想...... ”这些,犹如保持信仰与信念的甘泉,可以引领我们走向人生意义的方向。

  我们需要无限相信自己,无限相信身边的同事,就像无限相信生活的美好;我们需要无限相信我们的学生,无限相信我们的教育,就像无限相信未来的曙光。

  教育需要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 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让人成为他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让教育生活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也应该是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是未来的“本钱”,更是教育的“本钱”;校园是教育发生的地方,也是产生教育的地方。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教育人最终的向往;让校园里的一切影响孩子,让校园里的孩子创造一切,是我们教育人永不停歇的追求。为此,我们将会不遗余力,在“守住每一个孩子”的同时,能够“擦亮每一个日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