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洪鹏
责任编辑:邓梦娇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鉴于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需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具备创业成功的各项素质。而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或可采取如下五个方面的举措。
探寻高校教育组织管理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可设立由校长组织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其统筹作用。新建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和竞赛,下设教学管理服务中心、项目推介和孵化中心、创新创业竞赛中心等机构实施具体管理工作,做到权责明确、分工合作。高校还应成立监督评估团队,定期对创新创业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教学成效进行审核评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建设专创融合的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创新创业课程。在课程开设方面,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课程建设上,做到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同时,推进高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鼓励教师开发开设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
打造普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拓宽实践平台和实践渠道,使其更加多元化,从而使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更具普惠性。因此,高校应以教育培育、孵化转化为主线,打造院级“创新工作室”和校级“创业孵化园”两级实践平台。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研究成果、人才等优势,与政府、企业合作建设并经营众创空间,为创业学生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创业辅导、项目管理、资金融通、市场开拓、事务代理、法律援助等服务。
培育专业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优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师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重大难题,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晚、教师专业性不够、教师接触创新创业机会较少,以及优质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上。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质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高校要针对现有师资力量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素质。
开展红色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校应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深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让自身的成长发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做创新创业、服务人民、助力脱贫攻坚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通过如上五方面的举措,或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勇于创新、愿意创业、提高创业成效,给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从而帮助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作者:常城 系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初审编辑:李洪鹏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