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近日,“星巴克中杯事件”引起热议。事实上,消费者不仅仅在星巴克可能遇到营销“轰炸”,在其他领域,消费者或多或少都会有“星巴克中杯”式的遭遇。
如今,这种过度推送在理财产品销售领域也引起了投资人厌烦。多位银行客户向《证券日报》记者抱怨,部分银行的工作人员过度推销理财产品,甚至答非所问。
理财产品涉嫌过度推销
过度营销,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很多人都遇到过。例如,去银行办理存款,很多人遭遇过“存单变保单”或“存单差点变保单”的局面。
近日,本报记者以储户的身份来到某支行网点,当记者表示要存钱时,一位自称银行理财经理的工作人员主动走过来与记者搭讪,并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他告诉记者,“现在存款的利息低,还不如买一些理财产品,目前我们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收益率还不错,你可以看看。”
在某外资行一家支行网点,理财经理较为热情,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好几款理财产品,当记者明确表示以后再考虑时,这位理财经理却并未停止推销,转而介绍了另外一款产品,“我们很多长期储蓄客户都会买这款产品,保本保息。您看我身边这一摞合同书,都是客户购买签完的。您方便的话也可以加我微信,有什么想要咨询的可以随时联系我。”
储户张小姐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此前我在某股份制银行购买的一款理财产品即将到期,本想致电客服咨询资金到账的具体时间,但在几分钟的电话沟通中两次被银行工作人员建议‘我行的理财专家希望稍后致电给您,帮你选择新的理财产品’。”
此外,在走访中,本报记者还发现,虽然口头上的推荐不厌其烦,但是当投资者索要理财产品清单或者产品说明书以便进一步了解产品信息时,不少银行都以种种理由回绝。记者以客户身份走访了多家银行,提及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希望自己阅读产品宣传单和说明书时,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没有办法打印”。
在一家某国有大行支行网点,在咨询理财产品过程中,本报记者提出想索取一份理财产品清单,理财销售人员同样婉拒了这一要求,称其手边只有一张单子。在没有产品宣传单,包括产品说明书的前提下,不少投资者对于有关理财产品的全部信息都只能来自于银行工作人员口述。而《证券日报》记者也注意到,不少销售人员并未主动提及风险。
银行业服务水平仍待提高
作为金融服务行业,商业银行除了出售自己的有形产品外,还要出售无形产品——服务,银行的各项经营目标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实现。
今年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评价准则》等9项金融国家标准,新标准已于6月1日实施。从保障基本服务、规范新兴服务(爱基,净值,资讯)、降低服务风险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金融服务技术规范,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银行业转型发展。其中8项标准涉及到银行服务,主要是针对目前在银行业零售市场上直接面向银行业消费者的服务。
上述标准的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个银行业服务的基本要求体系,对于银行业的服务有了规范。从储户的角度,能够获得基本一致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做出基本的判断和评价,避免由于服务质量的原因出现一些矛盾或者损失,当然关键还是看落实的情况。
但是,从《证券日报》记者的走访调查结果来看,有些银行存在过度推销的情况,甚至弱化风险、夸大收益、承诺保本保收益。
中国银行(601988,买入)(03988)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显示,银行业的服务改进步伐仍需加速,现存问题亟待改善,要主动适应并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和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坚持以普惠广大社会大众和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合理的营销才会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利益。如果一直用这样很简单、很初级的销售技巧,尽管在当下能获得更高的销售业绩,但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形象的塑造是不利的,对顾客,特别是黏性高的老顾客,再沿用一成不变的、机械的销售手段,会影响客户的体验,失去客户对品牌的喜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