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根除“房腐”还需让市场做“房东”

2014年10月14日 11:16:00 作者:常昆军 来源:荆楚网
除此之外,还有插手项目招投标、插手国有土地出让、在征地拆迁渔利、超标准建设和装修办公用房、兴建楼堂馆所、以权谋地、多占住房等多种手段。根除“房腐”还需让市场做“房东”,斩断房地产利益链,需要政策调控,更需要市场之手,更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0日开设专栏,陆续公布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从本轮各地整改内容来看,“房产”领域仍是腐败的重灾区,“官商勾结”“多占住房”和“办公用房超标”现象十分普遍,一些性质严重的个案和贪官被点名通报。(10月13日中国网)

      印象中,“房产腐败”早已进入公众的视野。如今房价高居不下,对于一般的毕业大学生而言,对于一般的老百姓而言,努力一辈子也就混套三居室。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各地的“房爷”、“房叔”、“房妹”此起彼伏,“房族”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而在这些“房族”背后,总是会出现“特权”两个字。一些贪官除了大肆收受现金财物外,还拥有大批房产。最近甘肃省各地对网友给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的7条留言作出回应。其中有两位古浪县直滩乡兴岭村网友留言,举报该村村主任丁某将村委会三间平房据为己有。经查,兴岭村村主任丁某所侵占村委会原址土地属兴岭村集体所有,兴岭村村委会依法享有该块土地的使用权,网民反映的问题属实。据悉,房腐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帮助房地产项目提高容积率;向地市有关领导打招呼,为房地产项目尽快通过规划审批提供帮助;为开发商在工程施工许可上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插手项目招投标、插手国有土地出让、在征地拆迁渔利、超标准建设和装修办公用房、兴建楼堂馆所、以权谋地、多占住房等多种手段。

      在很多地方,房地产利益链更是成了当前经济腐败案件中一个居高不下的毒瘤。有的城市,从市委书记到房管局长、建设局长,纷纷落马,而案件的矛头都指向了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然而反腐风暴屡屡从房地产领域刮起,则说明房地产行业又成了“权力”密集型行业。不难看出,权钱交易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征地拆迁、土地出让、缴纳土地出让金、调整用地性质、规划审批、项目选址、调整容积率、产权登记等等环节都充斥着官商勾结。简单而言,房地产的食物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腐败网就有多大。对于一些官员而言,利用权力在房地产领域“淘宝”,,既为虚假政绩观开路,又为个人腐败引流。“房腐”是国家之耻,人民之痛,最终受到最大伤害的是底层的老百姓。

      其实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可谓层出不穷,可是一些政策在某些腐败官员的眼里,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政策也会遭遇架空。权力凌驾于市场之上,必然扭曲市场,甚至毁掉市场。在官商勾结的腐败背景下,市场有时显得无能为力。

      根除“房腐”还需让市场做“房东”,斩断房地产利益链,需要政策调控,更需要市场之手,更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因为房地产领域是腐败重灾区,可以考虑在房地产领域对相关部门进行专项巡视,彻查清查违规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曝光一起。另一方面,房地产腐败泛滥,审批环节多,官员特权多,给官员腐败留下了巨大空间。所以说要压缩不必要的审批环节,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强对审批权力的约束和监管,并且强化审批进程和结果的透明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举报。

      总之,对于泛滥的房地产腐败乱象,要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让市场做“房东”,而不是官员做“房东”。只有这样,中国的房产腐败现象才会有所收敛,国家才会获得大安定,人民才会获得大幸福。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