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子女养老政府买单还需多方给力

2014年10月14日 11:22:00 作者:赵欧仁 来源:北京晨报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迈入了老龄化时代,养老问题更是成为了全社会的关注焦点。我们理解相关部门的困境,毕竟面对这么多需要照顾的老人,一旦提高补贴,那么财政上肯定也是困难的。

      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有120多万老人,98%是居家养老,约需居家养老护理员4.3万人,而目前全市持证上岗的专(兼)职养老护理员只有3000人,养老护理员缺口达4万人!日前,记者从南京市民政局主办的2014年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负责人培训班上获悉,南京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其中,“家属照料型”模式让人感觉很新鲜,子女、儿媳在家照顾卧床不起的父母公婆,政府也可以给其发月工资。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迈入了老龄化时代,养老问题更是成为了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京市民政局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居家养老服务,这种意识是值得称道的,其效果也对其他地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然而,当笔者仔细了解了其中关于“家属照料型”模式的具体内容,却又对这一“看上去很美”的举措产生了担忧。据报道,该模式的覆盖人群主要是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老人,其子女儿媳如果愿意在家照顾他们,则每月可领取政府发给的300-400元的“补助工资”,这样“儿女不仅可以尽孝心,还可为自己增加一定的收入,实现失能老人家庭养老与解决子女家庭经济负担双受益的效果”。

      可以想见的是,这些贫困老人的子女大多数应该也是低收入人士。对于他们而言,一旦放弃了现有工作专职在家照顾老人,在目前物价水平下,这笔“补助工资”的诱惑力究竟有多大?如果仅靠这笔钱的话,恐怕一家人的生计都会出问题,又怎能指望子女能一心一意地照顾老人呢?到头来,其结果反而与民政部门推出这一举措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此外,这一政策究竟会持续多久?一旦老人去世,这些脱离工作岗位相当一段时间的子女们如何顺利再就业,避免让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这些都是需要民政部门给予解释的。

      当然,我们理解相关部门的困境,毕竟面对这么多需要照顾的老人,一旦提高补贴,那么财政上肯定也是困难的。因此,如何将钱花在刀刃上就应是我们仔细考量的重点,或许应考虑在提升补贴额度的基础上,缩小受益人群范围,以便做到真正的“雪中送炭”。

      说到底,养老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政府、家庭、社会力量在这一问题中究竟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引导民间力量的参与?这些都是需要国家更高级别的部门尽快做出顶层设计的。在此,我们也希望这一天能够早些到来。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