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网络身份证将让个人隐私更安全

2014年11月10日 13:56:00 作者:杨维兵 来源:荆楚网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经过五年技术攻关的网络身份证,就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为了保护公民网络安全以及个人隐私而自主研发的。期待网络身份证能够尽快全面推广使用,既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网络信息安全,又确保大的网络环境健康、有序。

      原标题:杨维兵:网络身份证将让个人隐私更安全

      记者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获悉,针对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保护公民网络安全以及个人隐私等迫切需求,经过五年技术攻关,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身份证”技术,即eID的大规模服务技术难题已被悉数攻克,并建立起全国唯一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北京晨报》11月8日)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如今的信息社会,每一次重大社会转变都会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已是有着六亿多网民的互联网大国,我们身处的时代已经是名符其实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互联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其双刃剑作用逐渐显现。比如:泄露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层出不穷、网上诈骗愈演愈烈、网络谣言混淆视听、网络诽谤颠倒黑白……这些看似与我们无关的现象,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任由泄露和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泛滥,那我们的手机每天就会收到很多垃圾信息,我们有价值的个人信息将会被不法之徒利用,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不严厉打击网上诈骗、网络谣言、网络诽谤行为,我们的正常生活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曾经轰轰烈烈的“谣盐”,不是让部分家庭的盐吃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吃完吗?前几年的“世界末日”谣言,不是让部分家庭买了很多蜡烛至今都没有用完吗?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是保证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重大举措,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经过五年技术攻关的网络身份证,就是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为了保护公民网络安全以及个人隐私而自主研发的。它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它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而且能够保障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从而为全社会营造适合网络特点的社会生活环境。

      目前,网络身份证已在相关领域和单位进行试点,试点没有问题后,将会全面推广和广泛使用。与其它网络政策一样,网络身份证的全面推广也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但可以肯定的是,赞成者会是绝大多数。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很多很多,绝大部分网民都深受其害,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

      期待网络身份证能够尽快全面推广使用,既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网络信息安全,又确保大的网络环境健康、有序。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