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除了南极与北极,这个世界还有一个“第三极”:象征着高寒、缺氧、生命难以维系的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正是地处在生命禁区的核心地带,这里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5%,年平均气温为零下5摄氏度,极端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
“风吹石头跑,十里不同天;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这是雪域天路之巅唐古拉地区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养护车间副主任于本蕃一呆就是十二年,他克服恶劣环境,挑战体能极限,驻扎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雪域高原,一丝不苟地呵护天路的每一寸钢轨。
难以想象,到底拥有什么样信念和执着,能够让于本蕃十二年如一日的坚守。从初到唐古拉时,吃菜喝水都要从外面送进来,到由于高原环境的影响,于本蕃晕倒在线路上,换做其他人,也许早就想办法离开,可是他,依然乐在其中,甚至为能在世界铁路最高处工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想,也许他的理由很简单。铁路终须有人去维护,与其让别人去忍受,不如自己来默默承担起这份责任。当然,在铁路大动脉中,像于本蕃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他们心里始终揣着别人,才保障了铁道线上的一路平安与畅通,令人心之敬佩。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于本蕃牺牲了自己与家人的团聚,用十二年的无悔青春书写了铁路人的担当与忠诚。每一颗道钉和石渣见证了于本蕃从年轻小伙到被风霜侵蚀的面庞。我想,当他在线路旁看到一列列钢铁巨龙从他管辖的线路上通过时,他的心里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在温暖的车厢里,有着他最牵挂的岁月静好。(真言)
返回临沂大众网首页>>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