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巡检“黑科技”上好铁路“安全锁”

2022-06-23 17:33: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路瑾
play

  盛夏时节,高温酷暑、暴雨突袭的气候增强了多地区爆发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为前置性做好汛情研判及防御工作,全面落实中国铁路济南局有限公司关于防洪工作的各项要求,临沂工务段在总结历年防洪工作经验基础上,认真查找防洪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对隧道进出口、高路堑地段进行重点排查。同时,日照桥梁车间使用无人机新技术守护高铁安全,为出行旅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攻坚克难,冲破巡检技术“中梗阻”。在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之前,人工巡山方式占据主体地位。但山洪暴发地多为地势险峻的山区等地,在地形陡峭、难以攀爬的山头更是人工巡检可望而不可即的“盲区”。为此,临沂工务段组建无人机测绘小组,为巡检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出行方式也变为了从“地上找”到“天上飞”的创新蜕变。无死角、全方位的航拍模式为列车安全出行、风险前置研判带来了明确保障。除此之外,铁路部门还对隧道口崩塌落石以及铁路周边新环境的变化做了及时跟进,无人机虽沉默无言,却用一双“火眼金睛”,随时掌握动态变化,释放安全信号,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

  双向联动,打牢安全出行“强地基”。无人机在空中的顺利飞行以及有效数据的提供凭借的不是以一己之力的直入青天,而是人机互联的协同配合。在艰难跋涉的隧道口上方,铁路部门统筹发力,增派无人机进行全方位的航拍打破特殊点位长久以来“无人问津”的落寞。依托于自身较高的灵活性以及安全性,无人机的徒步检查在防洪关键处做到了360°毫无保留的全面检查,涉及范围相较以往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而铁路部门更是促进了无人机高效作业与人工徒步检查精准记录之间的完美搭配,及时提供一手数据,在广覆盖的基础上做到了精细化的摸排,全面筑牢了列车运行的“安全屏障”。

  优化加持,做好全线巡检“预备功”。突如其来的天灾不可控制,前置的防控准备却应做到实处。启用无人机开展对于山洪易发重点地区进行一处不落、全面细致的检查,是铁路部门在保障运行安全的目标引领下,实现巡检从整体到局部、从边坡到仰坡,从堑顶到山顶的广覆盖。在记录的航拍影像资料中,铁路部门以实际的数据支撑进行优化整合分析,从而针对问题进行集中处理,有的放矢做好应急预案,进行设备的检修及维护,开展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在以新技术加持赋能做好安全巡检工作的基础上,各部门以多角度、高效率完成隐患排查工作,打开了“以一当百”、省时省力的检查保障“新模式”。

  在山洪频发的关键节点,为有效应对雨季,铁路部门率先出击以无人机鹰眼先行探路,以智能化的立体监控系统前置预警,让防洪检查更具“智慧”,为汛期高铁和旅客列车出行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通讯员 王路瑾)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