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健康导航>药品

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2014年03月13日 09:50 作者: 来源:光明网
如今,世界上许多妇女认为避孕药是最有效的、可逆的、使用方便的避孕方式。功血血多时止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不可写成“宫血”)用短效避孕药来止血,效果有九成多的把握。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如今,世界上许多妇女认为避孕药是最有效的、可逆的、使用方便的避孕方式。当然,科学家仍在继续寻找新的更好的方法。那么避孕药用法有多少种呢?避孕药合理用药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呢?滥用避孕药的危害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一、功血血多时止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不可写成“宫血”)用短效避孕药来止血,效果有九成多的把握。剂量因病情而异。一般日服一两片即可,要连用三五天时间才好见效。病情急重就可以多吃几片,最好每8小时或12小时服一次。用多长时间很有讲究。因为一停药又流血,我们当然不愿意血刚止住马上又来血,那就把药吃上二十多天,使下次来血大约在1个月以后。如果出血多,那也不必拘于书上规定的第五天开始服药,而可以在来血第一两天用药,早用药、早止血,何乐而不为?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二、调经不理想

      如果这样月月周期用药,表面上又是月月来“月经”,经量也不多,病人常以为病治好了,其实停药后病常复发。因为功血这个病,尤其在青春期和更年期,八九成来的都是不排卵的假月经。要彻底治愈功血,那得建立起自身正常的排卵功能,这在青春期就十二分重要。而避孕药的药理作用偏偏就是抑制排卵,所以如用避孕药治功血、调整月经,那就更不排卵了。严格地说,这不是治病,而是火上浇油!育龄妇女我也不主张用避孕药调月经,只是适用于更年期。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三、更年期功血调经

      更年晚期的功血,我一般也不喜用避孕药,除非有血崩、血漏情况。因为避孕药兼有雌激素、黄体酮两种激素的药理作用,即使病人自己卵巢已经不分泌女性激素了,避孕药也会照例让你来假月经,可以来到六七十岁,那多烦人啊。此时笔者常只用安宫黄体酮做周期治疗。这是巧妙地利用了黄体酮的一个特点,即在前面没雌激素打前站、打基础的话,单纯一个黄体酮不会引起停药后出血。所以如果用了黄体酮而不来血,就说明病人卵巢已经停止分泌雌激素了,那就可以停止实施这个麻烦的周期治疗了,而且因为卵巢已无功能,这个功血就再也不会复发、犯病了,多妙!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四、推迟月经

      最好别滥用,因为避孕药可能影响体内激素的反馈、平衡机理,人为打乱天然周期,引起月经失调。偶尔用一次,一般问题也不大。用安宫黄体酮比用避孕药好些。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五、缓解痛经

      周期服避孕药可抑制排卵而缓解经痛,大多有效。但如果是女孩的痛经最好别用避孕药,因为它可能打乱体内激素的自然调节、平衡。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六、减少月经血量

      周期用避孕药可使经量减少,经期也可缩短。如果经量特多,还可以变通用法,如改为从来经第二天起服药,甚至从第一天开始服。这样一来就不是共服22天了,如果从第二天始服,那就要服26天左右,反正让它停药三天左右来血,周期正好是30天为准。经量过多也可以每晚改服2~3片。待经量刚开始减少时就开始慢慢地减少剂量,逐渐减至每晚一片而维持下去。不要等经量已经明显减少了才开始减量(因药有个后劲),这可以减少服药总量。反正以用少剂量就能解决问题为最理想,因为避孕药也不是有利无害的东西。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八、做妊娠试验

      除查尿、查血、超声波之外,也可用避孕药做停药出血试验(一般喜用黄体酮做)。可日服3次,一次3片,共服两天。如没怀孕,应在停药3天左右来血,如停药7日仍未来血就可能是已孕。此法据说对胎儿不利,所以只在此胎决定不要的情况下才用。

      原标题:两性养生:避孕药10大妙用不可不知!

      九、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

      因另有好药而不用了。

      十、预防盆器感染

      据说可以预防盆器感染,如服一年以上可以减少2/3附件炎,减少90%的宫外孕,性乳腺肿瘤减少10%~75%,卵巢癌减少1/3,子宫内膜异位减一半。乳腺癌有说增多的,有说减少10%的。对心肌梗死、高血压、静脉血栓等的影响也各有说法,反正至今莫衷一是。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张婷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