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哭闹肚脐就鼓出来怎么办?

2016-06-27 15:08:00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名医信箱:

  我家宝宝满月了,长得还好,就是一哭闹肚脐眼就鼓出一个“小包”来,用手轻轻一摁便缩回去,还可听到咕噜声。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脐疝啊?我担心宝宝万一哭闹得太厉害会不会撑坏了,需要手术治疗吗?

  小豆丁妈妈

  解答: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朱小春主任医师

  从您的描述看,宝宝这种症状确实跟脐疝很像。还在胎儿期时,胎儿主要通过脐带及胎盘实现与母体营养的交换,出生之后脐带即被结扎剪断,留下残端,随着脐带的自然干瘪、脱落、愈合,形成肚脐,肚脐是人与母体相连的遗迹。有些小宝宝由于肚脐两侧腹直肌及前后鞘发育尚未完成而出现一个薄弱的环,当哭闹、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压增高时,腹腔内小肠等腹腔脏器就由脐环处向外突出,表现为肚脐眼处凸起一个“小包包”,一般直径为1~2cm,腹腔内压力越高,突出的“小包包”就越大,表面的皮肤也越紧张,有时呈本色透明状。而在安静或家长用手轻轻摁压时,又可见到这个“小包包”缩小或还纳回腹腔,摁的时候还可听到有“咕咕”的肠鸣音,这个“小包包”,在医学上即被称为“脐疝”。

  脐疝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周内。由于脐疝患儿一般无痛苦状,多数在洗澡或换衣时被无意中发现。一般来说,如果直径在1cm左右的脐疝,随着腹壁肌肉发育的慢慢健全,多能在2岁以内自行痊愈,所以2岁以内的小脐疝一般可以不做特殊处理,有些脐疝甚至在3~4岁时仍可能自愈。但如果是脐疝直径在2cm以上,经过一年的保守治疗没有治愈,年龄在2岁以上,则建议施行修补手术。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高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