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临沂殡葬从业者:当好生命最后一程的守护者

2019-04-06 07:58:00 来源: 大众网-鲁南商报 作者: 崔洪英
play
" />

  有这样一群人,人们的最后一程需要他们,却又避讳他们。他们的工作因为和死有关,而被世俗蒙上神秘的面纱。他们就是生命最后一程的守护者——殡葬从业人员。从窗口接待到化妆整容,从更衣入殓到摁下火化按钮,人生的最后一站,他们代为送行。清明将至,记者来到临沂市殡仪馆,走近殡葬从业者,倾听这一特殊行业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美丽女孩天天给遗体化妆

  1994年出生的女孩如月(化名)眼眉弯弯、活泼开朗,如果不是在殡仪馆,很难把这样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与遗体整容化妆师联系到一起,然而事实上,她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3年。

  在遗体化妆间,如月穿上隔离服,娴熟地为逝者消毒、清理,然后给逝者上妆。粉饼打底,遮瑕膏一点点隐去疤痕,轻刷腮红,涂上唇膏,逝者的脸上渐渐泛起红晕,安详得如睡着一般。

  “这只是最简单的化妆,很多是意外死亡,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的比比皆是,为这样的遗体整容要三四个人忙活两三个小时。还有法医解剖后,如月他们要先给遗体缝合复位,遇到一些血腥的场面,他们吃不下饭也是常有的。”临沂市殡仪馆副馆长庄跃强告诉记者。

  遗体存放整容室目前有6名工作人员,平均每天接收十几具遗体存放,晚上也会不定时有遗体运来。所以,6人需要晚上排班。如月的单身宿舍就在办公室二楼,离遗体存放间不足50米。晚上突然有遗体运来,她要马上打开冷库门,指挥将遗体放入冷柜。然后她再检查一遍,关上冷库的灯,身后是上百具遗体。她把门锁好,平静地离开。

  从北京民政学院毕业后,如月在此工作大胆、务实,深受领导赏识和同事喜爱。6人中,如月是科班出身,还有3人是“子承父业”。如月在校学习时已经练就了胆量,“为了争得实践机会,见到遗体不但不能怕,还要往上冲呢。”如月说。

  3个“子承父业”的人员中,耿强(化名)是从爷爷辈就从事此行,所以不但没有恐惧心理,整个家族对此也习以为常。“我们招聘员工时首先要求来就别怕,怕就别来。一般会给新员工一个月的学习期,也有一些终因克服不了恐惧又离开的。”庄跃强说。

  找对象基本靠“缘分”

  殡葬从业者们不但要克服恐惧心理,还会在世俗的眼里被标上“晦气”的标签,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

  一位从事殡葬业5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参加亲戚的婚礼,入席后邻座一位客人与他寒暄,当听到他在殡仪馆工作时,便撤了撤椅子,与他保持了距离。“当时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该工作人员说。

  世俗的标签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找对象了。如月正是谈恋爱的最佳年龄,可仍然没有找到意中人,“一个姑娘家的,怎么干这个。”有媒婆想给介绍,一听这工作就自动放弃了。跟如月同一科室的还有一个1987年的小伙子刘文(化名),相过几次亲,可对方一听在殡仪馆工作,就没下文了。“怎么说呢,一切靠缘分吧。”刘文说。“我要找的那个人,她首先得认可我的工作。否则,双方都无法接受对方。”如月说。

  像刘文和如月这样因工作原因“连累”找对象的,在殡仪馆还有好几个。他们的苦衷无法言说,只能等待有缘人。殡仪馆领导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曾多次亲自当起“媒婆”,给员工介绍对象。

  在遗体存放整容科工作近20年的老王,在人际交往中也有很多苦恼。“不主动跟人握手,怕别人介意。有亲戚朋友办喜事,基本都让家属去,能不去的我都不去,怕互相尴尬。”老王说,偶尔参加个聚会,还一直被追问有没有遇到“灵异”事件,弄得他哭笑不得。

  一年到头在哭声中工作

  从殡仪馆悼念堂到火化间,不到50米的距离,火化工王师傅走了20年,每迎来一具遗体,都要伴随着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一年到头都是在哭声中度过。”王师傅说,这就是他们火化工的工作日常。

  正说话间,走廊上传来一阵哭声,几名亲人推着一位逝者向火化间走来。王师傅和同事将遗体推到火化台,按下按钮,遗体被缓缓送入炉内。大约半个小时,王师傅他们将骨灰装好送到亲人手中。

  火化间温度很高,尤其是夏天,室内温度基本达到50多度,而且夏天溺亡事故频发,遗体不能长时存放,成为火化间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整个夏天,只要是工作时间,王师傅和同事的衣服总是湿漉漉的。

  电影《入殓师》中有一段话:“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这段话似乎就是写给这些火化间工人的。

  对生命敬畏内心自生阳光

  他们从事的确实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花样年华的如月,常年穿着黑蓝色工作服,衣橱里基本没有颜色亮丽的衣服;火化间的师傅每天对逝者迎来送往,被悲情笼罩;悼念厅的工作人员要怀着庄重的心情为逝者和家属提供不能微笑的服务。

  然而,这又是一项“普通”的工作。“我觉得这跟医生给病人看病是一样的。”如月说,“其实这行没有大家想的可怕,最希望大家对我们多一些理解。”

  被悲情笼罩的工作间隙,他们学会了自我调节心态,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更加懂得快乐和珍惜。生活中,他们的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他们。“其实,生活中我们都是积极阳光、很有趣的人,也期待社会能对我们多一些接纳和理解。”如月说。

  鲁南商报记者 崔洪英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