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专题

科龙“归来” 全新科龙正在“长成”

2014年01月02日 14:49 作者:杨薇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科龙究竟怎样了?”这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七年前,2006年12月,历经15个月折腾之后,海信空调以6.8亿元收购科龙26.43%的股权,正式成为科龙的“新主人”。
        “科龙究竟怎样了?”这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七年前,2006年12月,历经15个月折腾之后,海信空调以6.8亿元收购科龙26.43%的股权,正式成为科龙的“新主人”。
        这起国内家电发展史上著名的“黑白配”事件备受各界关注,但因当时科龙已背负巨额债务濒临退市,业界普遍不看好这起“并购”。更时运不济的是,2007年刚开始正式运作,2008年百年难得一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就从大洋彼岸呼啸而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压力让海信科龙“雪上加霜”。
        直至近期,在研究佛山改革的热门文章《从佛山看中国改革》之中,依然把科龙变局视为“私有化”失败的典型案例。
        然而,这些刻板印象或许已到了需要“修正”的时刻。去年,海信科龙产值已跃升至大佛山第四位。今年以来,一直处于低调运行的海信科龙更是利好频传:一季度盈利大幅飙升,二季度ST科龙顺利“摘帽”,三季度回收格林柯尔系执行款,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额,2013年全年销售额将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预计可达220亿元。
        尽管这一数据与收购之初提出力争到2010年销售超过400亿元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实向世人宣示:这“一条刻意被猎杀的龙”(吴晓波语)并没有被“杀”死,而是开始走出当年的“泥淖”,正在涅槃重生。
        从七年前负债近70亿元的奄奄一息到如今没有任何负债的“涅槃”,海信科龙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新生的?记者专访海信科龙副总裁贾少谦,解密新生历程。
        盘活现金流
        让生产线重新转动起来
        现金流被称为企业的血液,到2006年底,科龙欠下供应商货款和银行贷款的总额已攀升至70亿元。收购之后首要的挑战是如何让生产线重新转动起来。在海信科龙自身探索的同时,地方政府通过国务院协调最高法院发布一个“三暂缓”指令,让科龙免于被起诉瓜分的危险
        “过去7年,我们一直在为历史的债务买单。”海信收购科龙七年,贾少谦也在顺德容桂待了七年,从当初的集团办公室主任一路成长为海信科龙副总裁。
        在完成股权收购之前,地方政府已指定由海信集团作为收购方。因此,早在2005年9月,海信集团就向科龙派驻一个高管团队,时任海信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汤业国临危受命,担任科龙总裁,主持科龙运营工作。彼时,海信只是科龙集团的“职业经理人”,一直等到2006年12月完成股权过户手续,才真正成为科龙的“大股东”。
        实际上,海信接手之时,科龙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国内销售停止等情况,几乎到了破产清算的边缘。根据公告,科龙2005年度亏损超过36亿元。到了2006年底,科龙欠下供应商货款和银行贷款的总额已攀升至70亿元。
        “对一个生产企业来说,现金为王,收购之后首要的挑战是盘活资金,让生产线重新转起来。”贾少谦说。
        对此,海信科龙决定首先切入产品营销环节,与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营销有限公司签订“销售代理协议”协议,海信先付给科龙3.01亿元的启动资金,作为购买科龙产品的预付款,同时海信营销公司获得科龙内销产品的销售代理权,负责向商家提供商品并收取货款。一方面让公司拥有现金流,另一方面恢复外部的信心,继续向科龙供货,让生产经营链条重新“活”起来。
        同时,海信科龙开始出售“无效资产”,在接手半年之内分别有三次“卖地”、“卖物业”的举动,套利数亿元。频繁的动作让外界质疑,这是海信“掏空”的举动。“这是外界的一个误读,回过头来看,这是盘活科龙的一个重要环节。”贾少谦说,当年出售的都是一些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资产,比如各种闲置的仓库,而像空调、冷柜等正在运营或者能够得到迅速盘活的资产,都没有动过。
        在财经作家吴晓波的笔下,科龙被认为是“中国式政商博弈”中失败的典型案例。他写道:“在创业型企业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艰苦努力下成长起来的,最终却因双方沟通破裂而酿成悲剧。”
        但据贾少谦透露,海信科龙之所以能在负债重压之下赢得发展的机会,与当年地方政府为其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密不可分。当时,地方政府通过国务院协调最高法院发布一个“三暂缓”指令,凡是涉及科龙的案件“暂缓受理、暂缓审理、暂缓执行”。“如果不是这样,科龙早就被各种债权人起诉瓜分了,更不会有今天的格局。”贾少谦说。
        据说当时格林柯尔想卖给一个金融炒家,但一位熟悉金融运作的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为确保科龙的延续,一定要找一个做实体经济的买家来接盘。实际上,纵观国内外家电的并购史,真正能够重组成功的比例不到10%,最终多以“灰飞烟灭”告终。“如果不是海信,而是金融炒家接盘,估计也不会有今天的科龙。”
        重建激励机制
        “砍”下高管收入给研发人员加薪
        如何破解文化冲突?这是海信收购科龙之后的另一个挑战。老科龙员工一直生活在行业领先的光环之中,而海信的企业文化则是要发现问题,寻找差距。理念的冲突让企业内部甚至传出存在“海信系、科龙系”的说法。一时间人事震动成为坊间热议话题。但在贾少谦看来,文化冲突实际上是遭遇利益调整后的一个夸大的说法。当企业再次步入发展期后,持续改善的员工福利,令这种说法已经逐渐成为历史。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自古有之。海信与科龙,一个位于北方山东半岛,一个位于南方珠江三角洲,虽同属家电产业,但一个主营黑电产业,一个从事白电生产。当二者走到一起时,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
        时至今日,贾少谦依然记得,完成收购之后,公司召开第一次讲评会,新入主“高管”团队将科龙与海尔、格力等品牌进行对比,指出科龙落后之处,让现场许多科龙员工难以接受。“干嘛要跟他们去比?”这是当时老员工的一个典型心态。因为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一个代表,科龙在顺德人心目中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科龙工作的人更是拥有难以形容的自豪感。
        但海信的文化却认为,企业要发现,就得发现问题。“企业走的每一天就是要缩小和行业第一名的差距,或者是在领先于第二名的过程中不断寻求突破。”贾少谦说,因此通过点评、发现差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是老科龙从未有过的文化,而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的“人事变动”。据报道,先后有数十名管理人员在海信高管进入后陆续离开公司,同时,在过去几年,科龙总裁一职人选也不断变动。企业内部甚至传出存在“海信系、科龙系”的说法。
        “这些说法夸大了所谓的‘文化冲突’。”贾少谦说,实际上,单纯的文化是一个很虚的东西,更多是考核机制变化后利益调整带来的冲突。
        在老科龙时代,高管收入在行业内处于较高的水平,员工干好干坏都差不多,年度奖金都是吃“大锅饭”。在吴晓波的笔下,科龙在徐铁峰时期,副总裁以上坐的都是奔驰车,每年每车的费用近20万元。近期,记者参加一次饭局,有政府官员还在感叹,当年科龙待遇之高、福利之好!在很多人羡慕几千块的高工资时,科龙高管已出现“百万年薪”,甚至被称为“打工皇帝”。
        “老科龙重视高层,但中层尤其是研发骨干收入很低,当时二者的工资差达到10∶1,甚至是15∶1。”贾少谦说,海信收购科龙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研发人员提高薪酬,把高管的收入“砍”下来,建立新的激励机制,目前二者的比例已经缩小至3∶1左右。
        另一个背景是,当时海信科龙背负高额债务,必须勒紧裤带过日子,在财务金融上定了较高的指标。在老科龙时代,一个分公司总经理只要完成1亿元的销售额,就可以拿到30万元的奖金。而收购完成之后,为了让企业“活”过来,这些人可能需要完成1.5亿元的销售任务才能拿到同等的奖金。以副总裁一职为例,当时老科龙年销售仅为80亿元,如今已经攀升超过200亿元,增长两倍多。但当下这个岗位的报酬仅为老科龙时代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个人收益受损之大,可见一斑。
        贾少谦说,历经调整之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比过去拿得少了,“如此一来,很多人就接受不了,不干了。这是当时引发员工不满意而出走的一个根本原因。“经营好的企业永远没有文化冲突,只有亏损没落的企业才会不断夸大所谓的文化冲突。”如今,随着业绩的攀升,个人和企业一块得到成长。以研发人员为例,2006年的平均薪酬在5000元左右,目前已攀升至9400元左右,翻了近一倍。而关于“文化冲突”说法已经逐渐成为历史。
        即便是在今年只用三个季度就已完成全年销售预定目标时,海信科龙在10月召开的点评会上,四个公司总经理依然要上台做“自我批评”,继续寻找与行业的差距。直面问题,已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精细管理出效益
        仅用20%仓储面积“养活”200%产能
        “山东人虽然长得粗犷,但海信的管理却很精细。”收购之后,海信从库存到生产线,从技术研发到营销渠道,启动一系列变革,仅用20%仓储面积“养活”200%产能。更为经典的是,科龙空调产业历经20年亏损之后,于去年在海信手上首次实现盈利。
        收购之初,科龙的总资产只有100亿元左右,如今海信科龙的资产也只有100亿元。但当年科龙年销售额只有80亿元,而今年海信科龙三季度报显示,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196.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如不出意外,全年销售额将达220亿元,产能几乎相当于过去的3倍。在贾少谦看来,如此巨大的增长潜能,主要来自强化管理带来的效益。“山东人虽然长得粗犷,但海信的管理却很精细。”
        首先是盘活库存。在企业管理中,有“库存是万恶之源”的说法。因为库存会带来产品和服务积压,导致现金流周转缓慢,不仅带来资金压力,还将带来“跌价”损失。所谓“跌价损失”是指货品如果无法在当年销售出去,到了第二年就只能降价出售,最严重者甚至成为“废品”。在顾雏军时代,科龙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仓库,成为无法承受之“重”。
        对此,海信手起刀落,从总部仓库到全国生产仓库,从营销分公司所在地仓库到各种租赁仓库,一个个被“砍掉”。跟2007年相比,海信科龙如今的仓库面积大概只有当年的五分之一,但却承载了比2007年翻一番的产量。
        其次是发挥生产潜能。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海信收购前叫“广东三洋科龙冷柜有限公司”)。这个和日本三洋合资成立于1999年的冷柜公司,直到2006年收购前夕,其年产量只有28万台。但在今年11月6日,这个工厂却首次引来了年度第100万台冷柜下线,预计全年产量可达128万台。工厂还是那个工厂,面积没有变化,但产能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去7年的年均增长达30%。“这是推行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每一份资源的结果。”贾少谦说。
        第三是向技术研发要效益。一个经典的转变是,科龙空调产业历经20年亏损之后,于去年在海信手上首次实现盈利。科龙空调曾驰名中外,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老科龙的“制冷王国”之中,它一直是依赖容声冰箱来养活的。“刚开始大量投钱,后来收购华宝,发现是个大‘窟窿’,因此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一熟悉情况的科龙老员工说。
        但与当年不同的是,1992年,国内空调产业才刚起步,品牌不多,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而在20年后的今天,国内空调品牌林立,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毛利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科龙空调能够实现“大逆转”,贾少谦认为是与注重技术研发、追求产品品质有关。仅以研发为例,目前海信科龙的研发队伍已超过1000人。
        第四是启动渠道变革。在关注技术的同时,海信科龙在市场营销上注重渠道下沉。老科龙时代,销售人员主要抓大代理市场和大代理商,基本就可以完成任务。而过去几年,海信科龙从一二线城市不断向三四线渗透,不仅下沉到乡镇,甚至已经进入部分相对富裕的村庄和社区。“这种理念让整个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加深。”贾少谦说。
        每天下午下班前,海信科龙高管都会接到一个短信:汇报当日销量情况,是否如期完成计划,与去年同期相比情况如何,在同行中的竞争态势怎样,公司高层对销售的管理从各种季报、月报、周报细化到“每日一报”,由此可一窥管理精细之程度。
        布局全球市场
        “两条腿”走路加快扩能
        “科龙到今天不仅还清了历史遗留的70亿元债款,并且彻底摆脱了贷款,仅靠自有资金就能满足需要。”贾少谦说。在此背景下,海信科龙依托海信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借船出海”,大规模布局海外市场,并提出了三五年销售收入突破600亿的目标。一个“新科龙”正在长成。
        今年4月24日,经过一天的停牌之后,“ST科龙”正式变身“海信科龙”复牌交易,宣告成功摘帽。
        此前,科龙电器因未能按时披露年报及一季报而披“星”戴“帽”,一度濒临破产退市边缘,公司A股股票简称变为“*ST科龙”。之后,海信在完成收购后,及时披露的经审计2006年年度报告中,显示2006年当年科龙实现净利润0.42亿,已扭亏为盈,但由于科龙股东权益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因而得以在2007年“去星”,A股股票简称变为“ST科龙”。
        直到2010年,ST科龙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获得海信集团白电资产注入,净资产一举由负转正,驶上“快车道”。海信科龙今年三季度报告显示,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196.7亿元,同比增长28.9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8亿元,同比增长98%。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利润均已超过2012年全年。这意味着,海信科龙今年将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除了良好的盈利能力,更为难得的是,科龙到今天不仅还清了历史遗留的70亿元债款,并且彻底摆脱了贷款,仅靠自有资金就能满足需要。”贾少谦说。
        逐步走出困境的海信科龙如今正启动全球产能布局。“顺德厂区的产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要继续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布局。”贾少谦说。从去年底,海信科龙在山东平度投资兴建冰箱冷柜和洗衣机生产基地,另外到西南地区成都建设新厂也开始提上议程。
        目前,海信科龙的产能布局已经延伸至全国,除西北地区,在西南、华东、华北、华南均有布局,其中广东只占据整体规模的三分之一多。
        据贾少谦介绍,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外贸销量不断增加,目前规模占比已超三分之一,同时自主品牌出口大幅提升,从2006年不足10%上升至超过35%。“这是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他说,大批OEM企业在危机中死去,再次证明品牌为王,只有掌握品牌和渠道才能掌握未来。
        于是,依托海信在国际市场的布局,海信科龙开始“借船出海”。为此,该公司海外投资建设事业部,负责海外选址建厂,目前,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三个工厂已建成投产,在东南亚地区、中美洲墨西哥、巴西等市场也正在开拓之中。
        冬日午后,德胜河畔,海信科龙大堂内,邓公塑像背后依然悬挂着“发展才是硬道理”七个大字。这是邓公1992年视察科龙前身容声冰箱厂时留下的著名论断。现在,海信科龙再次用实践证明了这一著名论断,只有发展,才有出路。
        6月26日,海信科龙董事长汤业国在2012年度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三五年内,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
        涅槃之后,一个全新的科龙正在“长成”。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刘春暖)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