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4月13日讯 (见习记者 李秀才 通讯员 孙云建)兰陵县兰陵镇造律头村,是一个仅有200多人的小村子,村庄不大,但邱颖造律的历史传说却代代相传。与此同时,造律头村郭自起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在兰陵镇只要提起老郭的名字,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
今年66岁的郭自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得还要老一些,三间瓦房和庭院被他收拾的干净有序。老郭于1976年和妻子结婚,婚后育有一男一女。
老郭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温柔体贴,儿女听话懂事。老郭为人也善良勤快,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农闲时,他就会出去打工或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在他的努力下,为儿子建起了新房,娶了媳妇,女儿也出嫁到外村。给儿女操办完婚事,他本以为可以停下来享受清福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却确因7年前妻子的一场疾病而改变了他晚年的命运。
2013年,郭自起的妻子突发脑梗塞,送到医院抢救后,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妻子却要终生瘫痪在床上。无疑,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和身体硬朗的老郭带来一个沉通的打击。
儿女都有自己的小家,也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妻子生活不能自理,言语也无法表达,每时每刻都需要有人照顾。于是,照顾瘫痪发妻的担子就落到了老郭身上。从此,老郭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家,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都时时刻刻都守在妻子身边。
本来郭自起家中还有几亩地,但由于照顾妻子不能出门耕种,只好把地承包给他人,以前外出务工经商,贴补家用的那点收入从此也被扯断。
尽管生活得很艰难,老郭对照顾发妻却十分用心。一日三餐,老郭总是变着花样给妻子做好饭,再一口一口地喂到妻子嘴里。用小勺喂水容易洒,他干脆给妻子买了个奶瓶,一天数次给妻子倒上热水,再等温度可以了,他就手握奶瓶,给妻子喂水。
没了家庭收入,老郭夫妻就仅靠低保和扶贫政策、医疗求助来维持生活。妻子需要天天吃药,但生活再难,老郭也从没让妻子断过药。每次拉了、尿了,老郭都是耐心给擦试干净。天热了,他要一天几次给妻子擦洗身子。
一开始,要靠煤气烧热水,后来,作为贫困户,政府帮助给他家安装了太阳能,这样,用热水也就方便多了。妻子老躺在床上,也闷得荒,老郭就买了把躺椅,放在屋门口,天一亮,老郭就会把妻子抱到躺椅上。天气好的时候,老郭就会用轮椅推着妻子到外面溜溜。
就这样无微不致地照顾了妻子7年多的光阴郭自起原本一头的乌黑的头发,也变得斑白,身子板也开始有些佝偻。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老郭却从来没有嫌弃过瘫痪在床的妻子,也从未有过怨言。
2000多个日日夜夜,老郭对发妻始终不离不弃。虽然人瘫痪,但什么时候见到老郭的妻子,都是衣衫整洁,面容干净。
可能是命运捉弄,2016年,郭自起儿子突逢车祸,身体状况也开始变差,让这个原本不幸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困难没有压倒这位年过6旬的汉子,没有动摇他一心一意照顾发妻的信念。儿子生活困难,不能再去连累,老郭就用他坚挺的身板撑起这个家。
每次,在村内看到老郭推着妻子转悠时,都能看到他充满希望的笑容,无论见到谁,他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在他的感动下,有时村民也会自发给予他一些帮助。
照顾妻子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但老郭却还经常牵挂着村里的事。谁家有什么活,有时他就会推着妻子一起过去搭把手,村里有什么活动,他也会推着妻子过去帮帮忙。村头建起了小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成为大人小孩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也成为老郭经常推着妻子去的地方。
人多了,卫生也就难保持。看到这种情况,老郭主要承担起打扫广场、村办公室及周边道路卫生的义务。只要天气允许,每天他都会把妻子推到广场边,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拿起工具清理垃圾,打扫卫生。
郭自起说,为了照顾妻子他不能远离,这几年也多亏了党委、政府和村干部、街坊邻居的帮助,不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也只能尽最大可能地为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现在他最想的就是能多照顾妻子几年,更希望能看到妻子会慢慢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