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临沂4月21日讯 (见习记者 李秀才 通讯员 徐侠 孔维克)暮春,走进山东省兰陵县向城镇孙于沟村,一条条平坦干净的串户路,连通着各家各户,一间间整洁明亮的幸福院,让贫困老人乐开了花,一幅秀美、和谐、幸福的新农村画卷悄然舒展开来……从一个30多年来从不参加镇里考核的落后村到如今的月量化考核先进村,孙于沟村是如何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实现了破茧成蝶的华丽蜕变?
选优配强支部班子 打造素质过硬“领头雁”
孙于沟村位于兰陵县县城西南部,村子原有6个村民小组、787户、3347人,耕地面积2233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拱棚蔬菜种植。2015年前的孙于沟村,因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是一个后进村,村里的宗族派姓问题严重,村集体资产私占现象一直存在。村情混乱、信访突出,村领导班子战斗力差、软弱涣散一直制约着村子的发展。
“那时候的情况真是一言难尽”,村民崔国回忆着当时的情况。“乱了30年,村支部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村里一直没有主心骨,村民私心重,基础设施也落后。”
推进乡村治理,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关键。孙于沟要想发展必须选优配强支部班子。2017年,孙于沟村班子换届选举坚持“依法依规、平稳有序、优质高效”的工作思路,把“不同心、不在岗、不作为”的人止于门外,着力打造一支“干事有思路、管理有规矩、服务有真心、群众有口碑”的支部班子队伍。整个选举过程公开透明,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顾全大局,选贤任能。通过村民选举大会选举新一届班子诞生。
“我们必须得拧成一股绳,推动村庄发展。”想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就得从自身做起。新一届班子上任伊始就给自己定下了率先垂范、刀刃向内的规矩。为了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村委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村子划分为37个网格,选举出37位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全面协助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资清理” 挥出了破题“第一刀”
万事开头难,破题之后就不难。2019年8月三资清理工作中,村委挥出了破题“第一刀”,村两委成员崔庆贺家中存在违规占据汪塘的现象,崔庆贺率先带头补齐承包费,规范合同,给三资清理工作开了头。在村班子的带动下,半年时间里,孙于沟村共回收土地承包费84万余元,清理出汪塘和集体土地100多亩,规范合同59份。
“要想干成事就得讲真讲实,三资清理的过程中,我们为了做通群众工作,两委成员带头、一户户的啃,一趟不行两趟,有个别户我们去了八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实只要把政策、道理讲清楚群众还是很配合的,怕的是不透明。我们的每项工作都会张榜公示,群众看得真真切切。”村主任马春凯说。
“三资清理”让群众看得新一届班子的真情实干。风气正了,人心也更齐。孙于沟村结合住建部门危房改造和民政部门新型养老试点的政策,连片拆除危房,在清理的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了3600平方米的新型农村幸福院,空调、家具一应俱全,让贫困户、低保户老人免费入住。72岁的贫困老人赵尔美高兴地说,“俺这辈子也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不光亮堂,东西配的也齐全,俺想到的给俺配了,俺没想到的也给配齐了,住在幸福院里太幸福了。”
幸福院建好后,村里又配套建设了幸福小菜园,每位老人分到两垄地,平时种点青菜,活动活动身体。“我们还给老人们配套建设了活动室,目前正在建设中。按照规划,下一步广场西侧还会建设幸福院二期,争取让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住进幸福院。”村党支部书记孙云高向记者介绍说。
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有了“新颜值”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一届班子在用好用活上级政策上下功夫,积极通过包村帮扶的领导干部了解政策,争取上级政策资金300多万元,为村里打造文化广场、幸福院,建设两座生产桥、修建8000多平方道路、1200多米排水渠,安装路灯100多个。
4月的孙于沟村,处处充满着火热的激情。全村齐上阵对村内各个村巷两旁的杂草杂树和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几天时间村里大街小巷就清理一空。
“30多年来,村里没进行过大型的清理活动,垃圾成堆,乱七八糟,但是因为环境整治惠及每位村民,所以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大家也都踊跃帮忙干活。”村主任马春凯介绍说,村里紧紧围绕村民关心的问题,从基础设施提升、村庄清洁、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多点发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村党员干部联组联户,带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清理整治行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村庄环境“旧貌换新颜”。
摘掉了贫穷落后帽子的孙于沟村变得越来越美,老百姓的心气也变得越来越顺。“今年俺村里变化真的太大了,各方面都有大变化,半个月没来家,回来一看就跟变了个地方一样。”看着家乡的巨大变化,在外地工作的村民孙付刚满眼的不敢相信。“这回俺家也过上好日子啦!”
“下一步,孙于沟村的发展将结合美丽乡村打造、大棚设施升级、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等政策措施,和周边片区抱团发展、形成循环,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村支部书记孙云高信心满满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