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港区:第一书记带领村民奔富路

2017-03-13 13:5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庄倩倩
play
" />

临沂临港区大莲花汪村的综治平台

临沂临港区第一书记察看桃树生长情况

临沂临港区受资助学生为第一书记送来锦旗

  虽然已是初春,早上的风还是有些寒冷,明亮的太阳悬在东方,驱散了些许寒气。在临沂临港区壮岗镇大莲花汪村的村委大院里,第一书记王其飞和副书记彭新原正忙着给村干部分发劳动工具,“今天天气好,咱大家伙去街上转转,把路上的垃圾清理清理,就当锻炼身体了!”王其飞边说边扛起了扫帚。跟着这个“临时保洁员”队伍,记者来到了大莲花汪村的主街道,宽阔的沥青街面、整齐的绿化树,主街上除了路沿石旁的枯草,不见一点垃圾。王其飞一边清扫被锄起的枯草一边跟记者介绍道:“我们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村容村貌,为此我们向区城市管理局争取为村里配备了10个240升的垃圾桶、2个3立方的垃圾方箱、4个保洁员。硬件配齐了,环境立马就改善了。”

  沿着主街道清理完一遍已经是早上九点钟,回到村委,村干部们放下农具后没有急着离开,反而围坐在办公室“啦起了家常”,“村干部每天早上在村委碰个头,交流一下村里的大事小情,安排一下今天该做的具体任务,”村支部书记徐红田跟记者说道,“第一书记来了以后,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了,现在到村委交流开会成了我们的工作常态。”

  开完会,王其飞起身往外走:“今天咱区里的技术员来指导农户剪桃枝,我得去山上看看。”王其飞说的山是大莲花汪村东边的芦山,因为是山地,加之没有水源道路不便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成为既不能为村民造福又制约经济发展的“鸡肋”。第一书记工作组驻村以后,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奔走协调,向区扶贫办争取了专项资金14万元推广黄金桃苗木种植,品名“黄金冠”,在2016年春季推广种植了90余亩1万余棵,“这批黄金桃三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2500公斤,预计每亩能收入1万元,这样就能为种植户增收90万元,带动贫困户30户脱贫。”说到黄金桃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王其飞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来到芦山前,远远的就能看见三三两两的种植户正在为桃树剪枝。说起为什么会在山上种桃树,种植户徐陆锋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的时候王书记和彭副书记来我家,劝我把山上的几垄花生拔掉种上桃树,我十分不情愿啊,这里要水没水要路没路,你说这桃树咋种?”令徐陆锋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书记们早就帮种植户做好了打算,“经过和村干部、村代表们商量,我们决定依托芦山旁边小水库的优势,修建一座塘坝,通过喷灌引水上山,解决苗木的用水问题。”这样一来,灌溉难题迎刃而解,“第一书记们不但给我们解决了水源问题,还帮我们修了一条600多米的上山路,有水有路,还怕桃树种不好吗!” 心结打开了,徐陆锋一口气承包了八亩山地种植桃树,“黄金桃的收益比花生不知道高出多少倍呢,我家增收致富指日可待啊!”修剪着桃树枝,徐陆锋喜上眉梢。

  除了帮群众发展主导产业,第一书记工作组积极为村民开拓其他增收渠道。向区扶贫办争取了30万元的省级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在村里铺设光伏发电板,建成一座35KW的光伏发电站,这座发电站既环保又高效,还可以将收取的电费用于救济贫困户,为村里的76位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1千余元。工作组还通过设立孝心扶贫资金和区镇补助资金,资助了9名困难学生,为每户老年人每年增加1200多元的收入。

  实实在在的好处到了群众手里,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没落下。工作组争取了1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村办公室进行提升改造,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在区教体局和区文广新局的支持下,为居民专门开辟了文化广场4000余平方米和涵盖1000余册科普书籍的农家书屋;为村里争取26万元安装了“天网”工程,在村里主要交通要道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更好地保障了村里的治安情况。

  对此,村支部书记徐红田感慨万千,“第一书记的到来让我们村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党员’,有了他们的带领,我们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庄倩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