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港区:集众智汇众力共战贫困

2017-03-31 17:1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雪 杨学芳
play
" />

临沂临港区第一书记驻村助脱贫

临沂临港区扶贫车间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实现梦寐以求的“小康梦”,最大的难题和最紧迫的任务就在于解决贫困。扶贫开发是一场攻坚战,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2016年,临沂临港区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区上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集中力量、找准对象、精准发力,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要真正实现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还需要凝聚起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真正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扶贫攻坚的“刀刃”上,真正唱好扶贫攻坚的大合唱,打好精准扶贫的整体战。

  “扶贫大合唱”整体音效怎么样,还要“主调”精彩,总指挥的作用非常关键。正如指挥是一个乐队的灵魂,贫困村班子和带头人队伍建设对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临沂临港区对全区20个省定贫困村班子情况进行摸底研判,选派50名第一书记到20个贫困村任职,吸纳26名有带头致富能力的党员群众加入到社区(村)干部队伍中,同时,加大对贫困村干部和党员的培训力度,2016年,共组织开展党员集中培训班14期,开展“两委”干部培训班5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1期,共培训党员141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贫困村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带头脱贫、带领脱贫的能力。

  做好扶贫工作,把准脉、开好方至关重要。临沂临港区制定扶贫举措因村施策、因人施策、因地制宜,向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发力,努力做到“扶一个、帮一个、成一个”。以“好例项目”为载体,引导贫困村落实致富项目,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壮大社区(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村社共建项目46个,审批设立“好例项目”30个,投资1382万元为贫困户培育增收产业项目18个,发展黄桃、樱桃、蓝莓等特色种植725亩,修建道路10.8公里,新发展乡村旅游项目4个,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第一书记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考虑到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我们积极探索发展产业扶贫,通过抓产业带动和辐射贫困户脱贫致富,2016年,共建设完成29个茶叶大棚,并全部承包给群众,项目优先考虑聘用贫困户,让其通过脱贫项目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朱芦镇大茅墩村第一书记的区国土分局副局长尤作中告诉记者:“2017年,我们将积极推动实施省级年均百万亩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共投资360万元,主要用于硬化田间生产路、配套水利设施、栽植防护林网等,届时将极大地增加村集体收入,造福群众。”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让群众掌握脱贫“技巧”。临沂临港区在贫困村居设立教学点、教学站,组织开展“技能培训送教下乡”等短平快式的职业技能培训72个班次,培训2263余人;组织招聘会进社区、送岗位到集市等招聘活动15场,提升致富技能,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50个,托底安置30名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一对一帮扶、送岗位入户等市场化安置贫困人口就业300余人。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脱贫,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0余万元,扶持创业7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173人。同时,加大岗位信息定向推送力度,在网站开设专区,筛选适合扶贫对象就业的工作岗位,及时通过人社所发布到镇和贫困村,实现村企“点对点”人岗对接,促进贫困人口精准就业。通过各种就业创业渠道共帮扶就业1439人。

  扶贫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的转变,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临沂临港区遴选21家企业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设立扶贫车间8处,吸纳贫困人口就业44人。在坪上镇大山空村扶贫项目临沂山涧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快速地包着粽子,车间工人姜其英高兴地告诉记者:“平时一有空我就来这里包粽子,没有时间限制,计件算钱,一个月能拿1500多元,对于我们这种忙农活需要接送孩子的来说再适合不过了。”大山空村支部书记姜圣竹告诉记者:“临沂山涧食品有限公司是我村2016年的扶贫项目,租金收入归全村贫困户所有,车间招工也主要面向贫困户,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助力群众致富,全村贫困户已从最初的51户92人减少到现在的4户6人。”

  扶贫开发如今已到了啃“硬骨头”、闯“攻坚区”的关键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临沂临港区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精准扶贫中的兜底帮扶作用,对困难群体参保给予政策倾斜,通过财政代缴、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倾斜性政策,减轻贫困人口负担。截至目前,共有1002名贫困人员享受政府代缴养老保险政策,158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提前领取养老金政策,10669名贫困人口享受财政代缴医疗保险政策,全年社会保险精准扶贫财政投入170万元。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新的一年脱贫攻坚主旋律已定,或是高唱入云,或是声动梁尘,亦或是响遏行云,临沂临港区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声朝一处发,必将唱出一支悠扬动听的“扶贫大合唱”。(王雪 通讯员 杨学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译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