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港区:谱写温暖民心的幸福乐章

2018-03-05 16:2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郭琪
play
" />

  “老奶奶,手儿巧,做花灯,闹元宵,西瓜灯,兔子灯,金鱼灯儿尾巴摇……”伴着清脆的童谣声,旧的一年已经走远,新的一年悄然而至。回顾过去的一年,临沂临港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回应群众期待,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80%以上,40余项民生实事完美收官,让人民群众在临港跨越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带着深厚感情,让群众住有宜居

  住房是老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过去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人从低矮平房搬入了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从简陋的棚户,住进了配套日益完善的住宅社区,让更多百姓圆了安居梦。

  刚刚从桃花峪村搬到团林新城社区居住的村民瞿绪金说:“咱这个社区,在临港区也数着了!你看建的多带劲,从这头到那头,街上敞敞亮亮,旁边就是小学和中学,这是个好事!”

  与团林镇桃花峪、崖上等13个村一样,壮岗镇的鲁家乔旺、高家乔旺等搬迁村庄也抓住棚户区改造政策机遇,村民兴高采烈地搬进了临港新城区。

  据了解,去年以来,临沂临港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型社区,先后完成壮岗新城社区、团林新城社区134栋、1864户社区楼房续建工程。新开工建设朱芦新城社区、朝阳社区二期工程,91栋、4190户住宅楼基本完成建设,搬迁入住新社区群众5500余户。

  同时,为了让广大群众的在社区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临沂临港区创新实施了“房管部门指导、镇社区办主管、社区村委会负责、社区业主委员会实施的”物业管理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环卫保洁、绿化亮化、综治保安等全方位服务。

  “下一步,我们重点围绕社区供暖和供气下功夫,争取从今年春节开始,就能让上楼群众用上暖气,温暖过冬。”区建设局局长孙建华如是说。

  树立精品理念,让孩子学有优教

  教育需要从小抓起,为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形势和需要,临沂临港区致力于打造精品教育,加大资金投入,提速教育现代化进程,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公办幼儿园全覆盖。

  “之前咱们这边的毛入园率还不到80%,现在的话,我们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能达到98%以上。”大山社区幼儿园园长董妮说。

  按照临港区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共建设标准化幼儿园15所。大山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通过市级一类幼儿园验收,其中5所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

  在关注学前教育发展的同时,区教体局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以前班里60多名学生,有的学期甚至更多,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难得到保障,”临港新城实验中学的老师朱礼周指着教室接着说,“我们中学就是全区解决大班额问题筹建的。现在40几个孩子组成一个班,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从现在看,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记者了解到,2017年,全区规划建设的7个中小学校区中,已有5个竣工并投入使用,竣工面积13万平方米。今年还将完成临港实验中学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俊城实验小学等17所学校建设,持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改革思维,让患者病有良医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破题,临沂临港区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分级诊疗,建立药品采购联合体机制,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患者过去看病按用药量付费,医院就有多开药、开无效药的冲动,不但导致医保金浪费,也给老百姓增加了压力。”区卫计局负责人郭飞说。

  医疗价格并入医保后,明确病种收费价格,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前段时间作阑尾炎手术,一共花了4100多元,医保报销80%多,我只负担了不到20%的费用。”患者孙成妢告诉记者,“有了明确的收费标准,报销比例,不用担心医院会多做检查,花冤枉钱了。”

  郭飞称,为更好的服务百姓,临沂临港区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今年将建成启用区人民医院,标志着我区没有二级综合医院的历史成为过去。

  按照“小病不出镇,家门口就能治”的原则,去年以来,临沂临港区先后组织对镇、村医护人员、乡医进行业务轮训8次,新、改、扩建村级卫生室17处,不达标的镇级卫生院全部整改完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就医需求。

  强化创新意识,让百姓劳有丰酬

  “这不来上班了嘛,一个月4000来块钱,虽然赶不上在外面打工挣的多,但是离家近啊!”刚刚下班的盛阳金汇工人薄师傅边开车门边说,“中午回去给小孩儿办完饭,再来上晚班,孩子、工作都不耽误。”

  薄师傅之前在青岛打工,一年到头家庭孩子顾不上,省吃俭用抗不过大城市的高消费。去年春节,在临港区举办的“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中,他报了名,由于工作经验丰富,很快就被企业录取了。

  区人社局就业科刘秀清告诉记者,临沂临港区创新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收集企业用工和村民就业信息,实现就业、用工精准对接,自去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7场,组织各类职业培训2265人次,实现了临港群众“居住在社区,生活在城区,工作在园区,家家有工资性收入”的发展格局。

  除此之外,临沂临港区在全国创新开展被征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障制度,与建设银行山东分行、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合作,在坪上镇大坡村等4个村开展被征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障试点。

  “以前,征地补偿金发到老百姓手里,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起不到保本和增利的作用。”区财政局闫从伟介绍说:“现在,征地补偿金通过建设银行和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运作,每亩地补偿金年可收益2000元,每年支付失地农民补偿资金1500元,结余的500元资金还可用于村集体组织运转。”

  补偿金不仅可以帮助百姓获得长期稳定收入,其本金可以继承,随时自愿取出,特别对年龄大、无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增加新的收入来源,提高了生活保障水平。据悉,今年被征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障范围将从4个试点村逐步覆盖到所有征地拆迁村。

  百姓之事无小事。新的一年,伴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号角,临沂临港区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郭琪)

返回临沂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