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讯 地瓜是一种常见食品,块根富含丰富营养,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美容等功效,有“长寿食品”美誉。说起吃地瓜,不少朋友可能会想到冬天里街头热腾腾的烤地瓜,或者自家的煮地瓜,而在临沂临港区团林镇西团林村,80后小伙李朋却与地瓜干杠上了,他把自己的构想加以实践,用小小地瓜逐步去成就自己的梦想,终凭着脚踏实地的干劲儿与执着,走出了自己的“地瓜式”创业路。
临沂临港区创业者李朋
初见李朋,其言谈举止处处体现着从容淡定,但一说到地瓜干,李朋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跟随他走进工厂内,工人们正在为翻晾地瓜干忙碌着,加工晾晒的地瓜干连接成片,满目金黄,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拿起一片色泽诱人的地瓜干,咬一口,香甜软糯滋味萦绕舌尖,而正是这小小地瓜干让这位80后的小伙花上了“大心思”。
脑海中充满商机的活泛80后
在北京读国际金融贸易的李朋,毕业后很快就在当地外企找了份薪资不错的工作。2008年的一个周末,李朋与同事在逛街时发现大街小巷的地瓜坊生意都非常火,“买了些地瓜干试吃后感觉远不如家乡的口感好,脑海中突然因此迸发出了新想法,我何不把家乡地瓜干带出来呢,家乡又甜又糯的地瓜煮熟之后,太阳下晒干,就是纯天然的无添加绿色食品。”李朋说。在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调查后,李朋很快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周末他便坐车回家乡,在当地和周边地区收购地瓜干,带回并销售到北京几大批发市场,两天李朋就赚了一万多块钱。但是每次收回来的地瓜干质量不等,让李朋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自己去制作地瓜干。
身在异地的李朋每次回到家乡都看到一些新变化,路修起来了,楼建起来了,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这让他对回家乡充满期待,加上对父母与亲人的思念,让他更坚定了返乡的念头。2010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朋辞掉外企的工作回到了家乡。
屡次失败,执着坚持,终“拨开云雾见天日”
选址、投资建厂房、买设备、注册“山东临沂鲁品佳食品有限公司”……2011年李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李朋先是跟当地的老百姓谈拢种地瓜协议,第一年先给老百姓提供地瓜苗与化肥,每次丰收时以高于市场价五毛的价钱回收,发展团林镇100多户村民种了30万斤地瓜,但因地瓜丰收后储藏不当,结果地瓜全部冻坏。当时李朋并没有灰心,2012年他向百姓学习了挖地窖,地窖内恒温可储存地瓜,但谁曾想当年气候不稳定,雨水比较大,地窖内全灌水。他又一次失败了。但李朋仍没有放弃,决心从头再来。2013年,李朋投入三十万建起了一个地窖,虽按照老百姓传授的经验去实施了,但储存量太大,大部分地瓜还是烂掉了。
三年多时间,李朋的积蓄以及家里赞助的钱全部赔在地瓜上了,背了一身债务的他生活变得拮据,父母从开始的支持变成了后来的强烈反对,顶着巨大压力的李朋寝食难安,欲哭无泪。“虽然当时很难,但我依然坚定信念,我相信咱本地无添加的地瓜干口味跟销路都没问题,只是错在了我自己的技术上。”李朋说。2014年下半年,在李朋灰心丧气之时,得知山东省农科院有位知名的红薯专家,他想这也许就是他的“救星”。于是李朋“三顾茅庐”拜访这位老教授,老教授也终被这位年轻人的执着所打动,答应帮助指导他。在老教授的指导下,李朋潜心攻读育种专业书籍,全面考察了解红薯的生长条件,掌握了从地瓜种植到储存的一整套程序,上半年剩下的红薯得以成功储存。同时,在掌握了科学育苗种植与储存后,2015年李朋又发展了300多户地瓜种植户,并与他们签下合同,自己与家人也种了200亩老红壤地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李朋的“薯二哥”牌纯天然倒蒸地瓜干远销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深受追求健康美食的客户青睐。因为网络上做过推广,很多微商与淘宝卖家通过网络找到了李朋与他建立了长久供货的合作关系,2015年李朋靠着小小地瓜干年入百万,他的“地瓜式”创业路逐渐步入了正轨。
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没有休止符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像其他一些创业者一样,李朋也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与困难,其中有着只有自己去做了才能够体会的心酸和快乐。然而,在创业创新的路上李朋并没有放慢脚步,他的“企业家”梦想一直在田野间生长。2016年刚刚开始,李朋有了新的计划。下一步,他将发展签约更多地瓜种植户,逐步将品牌做大,将与上海的客户新派食品有限公司一起合作,把生产厂房更加标准化,让地瓜干生产更加的正规化,把临港地地道道的地瓜干特产推向全国各地,带领更多本地老百姓共同致富。(通讯员 付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