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港区:根植于收藏 寄情于乡里

2018-10-31 09:3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play
" />

  在临沂临港区坪上镇西石河村,有这么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叫李相林,在他家的储物柜上中,摆满了来自150多个国家的钱币以及古式家具、老式收音机等几千件藏品,满满当当的把这个小家庭变成了一个小小展览馆。

  “这些藏品都是他的‘心头肉’,他那个小气劲儿,谁都不让随便动。”老伴儿厉明雪面带愠色的说。

  其实,在诸多藏品中,最让李相林得意的还是根雕,一尊尊自然长成的树根,在简单的工艺创作后,有的像仙鹤亮翅,有的像雄鹰高飞,有的像玉龙神舞……

  “这些藏品每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李相林告诉记者,“我收藏他们,除了自己的爱好之外,也想给世人留下一点念想。”

  这不,石河村新建了一个村史馆,李相林就把自己的这些收藏全都贡献出去了,他说让大家都怀怀旧,他觉得很有意义。

  吸引前来参观的村民们都说,老李还真是有本事,没想到有这么些宝贝,不但开阔了我们眼界,也让我们对祖先的智慧更加赞叹。老伴厉明雪听了这些话,也渐渐明白了老李这些年的执着与坚持。不过说到坚持收藏,还要从40多年前说起。

  今年50多岁的李相林生在大山脚下,长在群山环绕中,儿时就经常与玩伴们一起进山玩,“开始是上山玩,后来家里有个长辈他喜欢根雕,我有空就会和他一起上山‘寻宝’。”李相林说,他慢慢地对根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启了自己的收藏之路,与其他收藏珍贵木料的人不同,李相林钟情于各种造型奇特的树根。

  对于李相林来说,原汁原味是他收藏的一大特点,好的材料拿回家后,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简单的清理剪裁打磨抛光就是对它最好的修饰。”李相林说,这样既减少了人为对自然的破坏,又保留了最原始的味道。而追求天然的原则,也让李相林在创作根雕作品时,从选材开始就“颇费周折”。他不会在脑子里设定出固定的艺术形象,往往是看到了一块树根之后,开始研究它的形象,经过仔细观察揣摩之后,他再将多余的部分剪裁掉,留下有用的部分开始雕刻。

  “剪裁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决定着根艺品最终成品的质量。”剪裁完毕之后,他就开始创作。坐在一块枯树根面前,李相林往往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遇到大一些的树根,则需要他全程站着或蹲着创作。手脚麻木和被刻刀刺伤,对他来说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雕刻完成,则需要对毛坯作品进行打蜡、上漆,保持树根表面光滑明亮,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完成一件根雕作品,短则十余天,长则一个多月。“看着这些完成的作品,特别激动,心情特别舒畅。”李相林说。

  为了寻找一块儿完美的树根,李相林自己上山在悬崖峭壁之间挖树根。“大山经常去,冬春的时候也会去更远一些的空山,那里人迹罕至有个大山洞,原始状态保持的非常好,有很多珍贵的树根,现在可不敢去,有大蟒蛇很危险。”“挑剔”的眼光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逐渐开创了自己的作品风格,开始有人慕名而来购买他的作品。

  在李相林家的院子里,记者发现一颗树根形状非常美的绿植,李相林说,这个绿植就是在空山上挖下来的,当时有收藏爱好者愿意出一万多元钱向他购买,最终他没有出售。“这东西生长的地方条件艰苦,没有土没有水分,只有刮风下雨才能汲取养料,所以生长的速度极慢,所有的扭曲度都是自然形成的,它是带有风骨的,我太喜欢这东西,不愿意卖掉。”

  根雕收藏的同时,也让他对各式各样的老物件有了特殊感情,家里的藏品也渐渐多了起来。正是收藏的艰辛,让他更加珍惜各类藏品,但听说村里办起了村史馆,他说一定双手赞成、鼎力支持,自己的藏品也有了用武之地。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李相森高兴的说。他就是这样一个热心的人,村里建设美丽乡村,要给每条路起名字,他就几天没睡觉,想了几十个名字,然后大家一起商议敲定了现在村里的路名。有的家庭闹别扭,大家就会来找老李评评理,好多年解决不了的矛盾得到了缓和。村民们开玩笑说,李相林不仅是我们村的热心人,也是我们大收藏家,他可是我们村收藏的最大“宝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