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港区:双招双引激活发展新动能

2019-01-17 09:4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冯晓东 郁万师
play
" />

  时下,漫步在临沂临港区,只见高楼林立,道路畅通,绿地郁郁葱葱,社区干净整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临沂临港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和要求,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围绕打造“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经济社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正是优越的投资环境,让我们下定决心选择了这里。”聊起落户临沂临港区的原因,山东豪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子彦说,“目前,公司将逐步推进新的生产车间建设,扩大产能。”

  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是临沂临港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临沂临港区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智能制造示范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工业兴区”战略,形成了以玫德庚辰为代表的工业自动化4.0智能制造产业,以景耀科技为代表的轻量化玻璃瓶产业,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汽车装备制造产业......

  2018年是临沂临港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丰硕的一年,9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临沂“双招双引”洽谈会上,临沂临港区成功签约年产30万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原料配套工程项目、2.5万吨有机溶剂综合利用两个项目,总投资34亿元;10月10日,年产20万吨CPE、30万吨聚合氯化铝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8.77亿元;12月3日,在广州举行的临沂“双招双引”洽谈会上,临港区成功签约两个大项目,总投资近16亿元。仅2018年前三季度,全区在谈过亿元项目就达24个,新签约项目16个,其中,500强项目3个,过10亿元项目4个,过5亿元项目5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84.8亿元,形成了签约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好格局。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人才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创新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通过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创新平台,着力构建以政府引导推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激活了创新发展新动能。”临沂临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明德说。

  201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杨成鹏创办临沂临蔓香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岁稔年丰电子商务公司;“泰山学者”张洪霞与山东刘家东山果蔬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鲁东大学农业科研实验基地;美国南加州大学留学人员张枫然在临沂临港区创办山东旭坤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人才涌入有效激活了企业的研发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临沂临港区人才队伍层次和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人才蔚则事业兴。一直以来,临沂临港区积极打造人才技术联盟,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目前,全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其中,引进两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泰山学者13人,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的高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80人,研究生以上高学历人才110人。2018年,全区共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18项,实现产学研合作企业16家,引进转化科技成果29项。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研究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开通了“一站式”绿色服务通道,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企业科技创新增添了活力。

  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环境得到优化,城市美了,生活质量也提升了。棚户区改造让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

  日前,记者走进棚户区项目朱芦新城社区,看到围墙内一栋栋整洁靓丽的楼房、居民为幸福生活忙碌、学生们开开心心迈进新校园。

  “依山傍学区,越看我们社区越觉得漂亮,哪都比不了我们社区。比起刚搬来的时候,现在心里彻底踏实了!”宋家彩村村民宋英英高兴地说。

  临沂临港区始终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指数。按照“现代、便捷、舒适、高质”的要求,临沂临港区总投资约2.6亿元,同步完善雨污、给水、电力、中水、燃气等各类管道共计65千米,全部达到“气上楼、水治污、暖入户、饮水达标、环卫保洁物业化”五项标准,广大群众不仅搬得上,而且住得好。

  路通则业兴。继北疏港省道S341、S342全线通车以来,2018年,大力实施“大交通”工程,鲁南高铁、罗岚高速、G518临港段改线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同时,投资3亿元新改建道路共144公里,加快实施城乡公路提档升级工程、自然村通达工程、危桥改建工程等建设项目29个,目前已完成投资2.1亿元。临沂临港区交通建设的不断突破,在推动交通运输一体化、提高公众出行服务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拉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市民看在眼内、喜在心头。(冯晓东 郁万师)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