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港区:“草根文艺”点燃乡村热情

2017-12-28 09:3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付晶 罗晓迪
play
" />

  锣鼓铿锵,弦乐声声,身穿演出服的演员们正在团林镇文化大舞台上表演他们的原创节目……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婉转的歌声、喧天的锣鼓,优美的舞姿,让人们沉醉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几件简单的乐器,一群爱好唱歌跳舞的庄户人,组成了团林镇北桑园村的“新彩庄户剧团”。

  这支自发性的庄户剧团已组建近7年,剧团的演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编排的节目说的是“庄户话”,他们把新农村的喜人变化和好政策,编成戏曲、舞蹈、小品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到当地村及周边地区村巡回义演,群众看了亲切、听着欢喜。既宣传了党的惠民政策,也给乡亲们带去了欢乐。村民李相凤说:“他们这些节目相当好,热热闹闹的,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老百姓们看了都十分高兴。”

  今年64岁的朱新彩,是新彩庄户剧团的团长,2011年她去北京看望小女儿,夜晚的广场上灯火通明,市民聚集在一起,跳舞唱歌,热闹非凡,从小就爱好唱歌跳舞的朱新彩看得蠢蠢欲动。回到临港后,她当天便召集了几个好姐妹,一起跳起了广场舞。而广场舞在当时是个新鲜事物,对于这一行径,村民们似乎并不接受。“刚开始我就带着自己买的音响,跟几个姐妹在村里的大街上找了片空地一起跳舞,那时候村民还接受不了,说什么的都有,但我们不怕他们说,心里想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我们喜欢的事情就要坚持下去,后来越来越多的本村的及周边村的人加入了我们,我就精选了些人组建了庄户剧团。”朱新彩说。

  7年的时间,朱新彩的队伍也从三五人壮大到了二十多人,他们中有的是退休教师、有的是超市老板,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大家几乎每天傍晚都会聚集在朱新彩家中排练编舞。除了表演者,还有作曲、填词、编导、乐队、灯光。团队渐渐专业起来,表演剧目涉猎也越发广泛,从最初的广场舞,到现在的小品、梆子戏、京剧、吕剧、豫剧、黄梅戏等等。“开始跳舞的时候,家里并不支持,没想到本来我经常疼的腿,后来因为跳舞反而不疼了,精神头越来越好,孩子们从反对转变成了支持我去跳舞,这些年团里的人都跳得很开心。”剧团成员李宁善说。

  区内文化氛围逐年地提升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演出机会,每当剧团义演时候,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天不黑就吃了晚饭,然后带上自家的马扎,早早的来到了村里的文化大舞台等着看表演。“不久前的一次文化下乡演出中,天气很恶劣,冬风瑟瑟,小雪纷飞,因为来回更换演出服有的团员冻到感冒,但是看到台下观众帽檐上落满雪花却依然专注的观看演出,那时候什么寒冷不舒服都被抛在了脑后,只有专心演出。”朱新彩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说。

  唱起歌的朱新彩,眉角眼梢都带着喜悦。她是发自内心地爱着这个行当,为了这个剧团,甘心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别的庄户剧团能有的,他们要做到更好,服装、道具、灯光、音响,样样都不落下。剧团的成员们,都称朱新彩为“老板”,因为剧团的每一件服装、每一个道具、每一个灯光,都是她个人出钱购买的。掌舵人朱新彩默默地奉献着,探索城乡演出的新途径、新办法,丰富演出内容和形式,剧团表演的都是戏曲类节目,成员便利用闲暇时间恶补戏曲知识。另一方面,为了使戏曲接地气,通俗易懂,剧团在表演中加入了许多当地民间元素。已过花甲之年的朱新彩更是本着活到老学到来的态度,定期请老师来授课。

  凭着精彩的演艺,剧团不仅在临港各镇村义演,甚至受邀到周边地区镇村表演,所到之处都受了观众的好评,其实很多演出都是“回头戏”,一年演出订单安排得满满当当。近7年来,他们每年下乡演出都在60场以上,共计450余场。每到一处,他们卖力的表演都会赢得观众的喝彩。

  在团长朱新彩的家中院内,团员们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着新剧《十九大会议开得好》。此次剧目的编排,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下一步,剧团还将排《王汉喜还年》、《红灯记》、《梨花颂》,就是这样一群爱好表演的普通人,凭着几件简单的乐器,成立了一支庄户剧团。剧团虽小,却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文明新风。在临沂临港,还有许多这样的团队,他们演身边的人,唱身边的事,为基层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为艺术出谋划策,为家乡地方戏的发展倾注着自己的热情。(付晶 罗晓迪 )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