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石门镇:创新养老新模式 打造幸福新家园

2020-12-11 18:02:2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胡尊士 陈延军
play

  近年来,石门镇为助力脱贫攻坚,破解农村贫困、独居老人的生活、精神孤寂等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思路。结合新农村改造,全力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步伐,逐步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养老问题,实现农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达到“子女安心、老人开心、政府放心”的效果,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石门镇积极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推广介于专业化养老机构与居家养老之间的农村幸福院新型养老模式,让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空巢变暖巢,托起农村养老幸福梦。

  全镇 5 所农村幸福院均以行政村为单位实行自我筹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按照《临沂市农村幸福院建设标准》,各村根据实际,或在闲置校舍、村委会闲置房屋、村民空闲院落等基础上修缮、改建,或选址新建。2015年以来,石门镇共建成刘坞、东新庄、东岔河、东南埝、西泉埠5所农村幸福院,正在建设的转林中村高标准养老院已完成主体三层建设,荞麦涧幸福院正在规划。

  为老人配备桌椅、电视机、棋牌等物品,满足就餐、休闲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每所幸福院都配备了“五室一厅一所”,即: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休息室、娱乐室、厨房餐厅、室外活动场所等,能满足老人们日常的生活娱乐需求。幸福院通过“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形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一个白天相聚交流、共同娱乐消遣、互相帮助照料,可以临时就餐、临时休息、随时回家以及精神慰藉的活动场所。

  制定了《石门镇农村幸福院管理制度》,明确幸福院的性质、接纳对象和条件,建立了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加强安全、服务、值班、卫生、财务等管理。由各村居村民委员会进行管理,为农村老年人免费提供饮食、文化娱乐、日间照料和夜间居住休息场所,让农村非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解决老龄化、空巢化问题,建设新型社会养老模式的新探索。

  石门镇积极探索幸福院持续运行新路子、新模式,把农村幸福院建设成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温馨家园,各村居结合实际,灵活解决养老费用。一是推行“以地养院”模式。为保障幸福院正常运转,结合旧村拆迁,积极推行“以地养院”模式,结合村情盘活土地等资产资源,将入住幸福院的老人名下的土地集中到村集体管理耕种,收益专项用于幸福院的各项日常费用支出。例如,刘坞幸福院建于2015年8月,属新建场所,占地面积3.8亩,建筑面积2024平方米,总投资70万元。现有老人31人,工作人员2人,设备齐全,运转正常,是石门镇最早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村幸福院,入住幸福院的老人全部免费吃住,解决了旧村拆迁后,部分老年人不愿入住楼房的问题。二是利用村集体收入支付费用。为保障幸福院正常运转,东新庄村每年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幸福院日常开支和老人们的食宿费用。

  石门镇在解决农村老年人“吃喝玩乐”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娱乐活动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村幸福院建设内涵。目前,石门镇50个自然村相继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和村级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定期到幸福院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关爱空巢老人”等各类主题活动,开展文艺汇演、心理咨询、打扫卫生、帮厨等为老服务。

  农村幸福院的建设,有效缓解了政府养老投入不足的压力,探索了一条继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后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老人养老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农村幸福院的建立,把敬老、养老、助老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利用身边事教育、感化身边人,营造了一个“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和浓厚氛围,提升了敬老、尊老、孝老社会正能量。(胡尊士 陈延军)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