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统筹五化并举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治理模式”

2020-12-17 17:59:5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崔曙光
play

  近年来,临沭县坚持以社会治理中心为统领、以“城市大脑”为支撑、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动力,探索构建了“中心统筹、五化并举”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治理”模式。

  建设大中心,以社会治理中心为统领,推进治理功能系统化。推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服务功能提档升级,建成社会治理中心,着力打造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应急处置、服务民生的“一线指挥部”。县乡两级按照统一模式,建成集社会治理指挥调度、群众诉求服务、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服务、应急管理指挥、大数据建设应用和社会心理服务为一体的社会治理中心,汇集各项社会治理功能,形成统筹指挥、整体联动、高效运行的社会治理工作平台。县中心设置各类接待窗口、服务工位、功能科室87个,法院、司法、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14家单位派员入驻、联合办公。建立县委副书记任主任的领导体系,健全完善日常运行、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协作配合、绩效考核、督查督办、应急联动等7项工作机制。

  融合大数据,以“城市大脑”为支撑,推进治理手段智能化。整合“雪亮工程”、治安综治、网格化、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系统,汇聚各职能部门数据信息,建设社会治理信息系统,打造全要素“城市大脑”,为社会全域治理提供支撑。社会治理信息系统设置“平安临沭联动、应急管理指挥、生态环保监测、和谐城市管理、民生事项服务”等5大应用模块,实现社会治理要素的统一收集研判、指挥调度、事项办理、监督考核。推进联网共享,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纵向贯通9个镇街、236个村社区,横向联通公安、城管、交通、环保等26个重点行业部门。建成“智慧临沭”云数据库,录入各类基础数据信息和业务数据350余万条。推进视频监控加密增亮工程,运用相关技术,实现治安等深度应用;推广应用“幸福临沭”APP,及时、快速回应、解决群众诉求、民生堵点,打造民生服务掌上阵地。

  整合大网格,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底座,推进治理措施精细化。按照全县“一张网”的理念,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座”。将全县划分为608个基础网格,在城区划设专属网格和微网格。每个基础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名县直网格指导员、1名镇街网格指导员和1名专职网格员。以基层党组织为依托,整合14个部门单位社会治理事项,编制9大类32项重点问题事项清单。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集中入格、定期例会、双向考评等制度,构建事项办理闭环工作流程。成立事业编制8人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县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2000万元。县里对网格员实行岗前培训,每年组织一次5天的“封闭式”集中培训,镇街每季度开展一次网格“四员”集中培训。今年以来,全县共上报各类有效事项信息32857条,消除火灾火患、安全生产、群体性事件、重大矛盾纠纷等各类隐患322件。

  围绕“诉求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构建纵向贯通镇街、村居、基础网格,横向延伸至县直部门的诉求化解体系。坚持“一口进、多口疏”,对各类诉求纠纷,相关职能部门当即接待受理,能现场办理的直接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30天限期解决或拿出解决方案并及时电话或上门反馈事项办理情况,将各类诉求纠纷吸附和化解在县内。建立对接“责任镇街、县直部门、人民调解、诉讼立案、劳动仲裁、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纪检监察、督查督办”十项对接机制,自主研发“诉求纠纷多元化解闭环系统”。落实基础网格每天、镇村和县直单位每周、县每月排查制度,对诉求纠纷实行扎口管理,由县社会治理中心统筹,分流交办、问责问效。今年以来,调处矛盾纠纷1635件。

  构建大格局,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动力,推进治理主体社会化。引导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提升治理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引导、吸纳心理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义工、社工等服务队伍参与民生事项服务。目前,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参与调解信访案件86件;义工服务队伍开展活动23次、服务人员600余人次。探索居民自治、群众自治新模式,推行“三老”治村、无职党员包巷等措施,及时化解矛盾。今年以来,反映农村干部类的信访事项同比下降7.46%。组建1.3万人的“村居社区义务巡逻、街头路面流动协防、场所部位治安守望”三支队伍,推广“平安临沭”微信公众号,群众提供扫黑除恶、禁种铲毒、反邪教、食药安全、生态环保等问题线索560余条,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崔曙光)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