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4月20日,我校举行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签约奠基仪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白皓,省教育厅总督学、省派蒙阴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刘欣堂,临沂市副市长张玉兰,蒙阴县委书记王皓玉、常务副县长刘玉华,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临沂校区党委书记李国华,临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徐化国、院长刘磊,我校党委书记王焕良,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常生出席仪式。
白皓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向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奠基表示祝贺。他指出,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是全省高校第一个实体建制的乡村振兴学院,是全省教育系统服务乡村振兴的又一项重大成果,是助推乡村振兴、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开创性事业,也是深化校地融合、强化协同发展、实现共生共荣的多赢结合体,为全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临大样板”、带了好头。省教育厅将全力支持临沂教育事业和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建设和发展。希望临沂大学借助乡村振兴学院平台优势,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努力办出特色、办出品牌,为沂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刘欣堂代表省派蒙阴乡村振兴服务队向临沂大学表示感谢。他指出,创建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之举,对推动沂蒙老区乃至全省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大力弘扬和传承沂蒙精神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乡村振兴学院作为一种新时代创新性创造性的办学形态,在办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一定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为推动沂蒙革命老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知识、智力支撑,作出重要贡献。
张玉兰代表临沂市人民政府致辞。她指出,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对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助力“三农”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市政府将全力为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希望临沂大学会同市直各有关单位和蒙阴县政府,将学院建设成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农民技能培训教育、沂蒙红色文化教育和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焕良代表学校向社会各届对临沂大学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寄托着省委省政府对沂蒙革命老区早日振兴的厚望,凝聚着省派蒙阴乡村振兴服务队对沂蒙革命老区的深情,为深化城校融合发展、完善校地共建机制搭建了重要平台。省教育厅和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推动。临沂大学将以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为契机,完善城校融合和校地共建机制,深化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努力将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成培养“现代农民”的一流基地、乡村创新创业的示范平台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端智库,打造乡村振兴教育的“沂蒙样板”,为沂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临大力量”。
仪式上,孙常生代表临沂大学与蒙阴县人民政府签约。签约仪式后,与会领导一同为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项目奠基。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人,省派蒙阴县乡村服务队全体成员,临沂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驻临高校代表,临沂市“四进”蒙阴县岱崮镇工作组负责人,蒙阴县、蒙阴县岱崮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山东东蒙企业集团主要负责人,各级媒体记者参加仪式。
据悉,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是临沂大学的二级学院,在省派蒙阴乡村振兴服务队的积极推动下,由临沂大学和蒙阴县人民政府双方共建,山东东蒙企业集团全额投资兴建,实行双方共建、学校为主的管理体制。项目坐落在风景秀丽、红色文化浓郁的蒙阴县岱崮地貌旅游区核心区——“三线军工小镇”,计划总投资2亿元,项目总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计划于2020年9月20日竣工。项目建成后将拥有现代化的教学中心、行政中心、会议中心、生态文明乡村展示馆、图书馆、文体馆和学校公寓楼,可同时容纳1300多人在校培训与学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