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东北大学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在招生规模方面,东北大学与2019年相比没有大的调整,继续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5000人左右。”近日,该校招办主任孙贺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
依据考生的兴趣爱好及生涯规划选择专业
“2020年共有69个本科招生专业按照24个大类进行招生。学校拥有统招、高水平运动队、体育类、艺术类、少数民族预科及面向辽宁考生的综合评价录取等多种招生类型,广大考生可根据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招生计划选择符合要求的志愿类型进行填报。”
在招生专业方面,东北大学2020年新增工业智能、化学、土地资源管理、智能制造工程4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是按自动化类、理科试验班、公共管理类、机械类进行大类招生,入学后再进行专业分流。
在招生政策方面,学校今年继续开展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招生计划共计400余人,所投放的专业大多数都是“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考生达到重点线就有机会被录取。
在专业选择上,他建议考生及家长正确对待所谓“冷热门”专业这一说法。他认为,专业没有绝对的冷门与热门之分,专业的“冷”与“热”与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而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基础学科、新兴学科都会经历“冷热转换”。最主要应依据考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涯规划选择专业,若所学专业是考生本人喜欢、认可的,考生便会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满足多类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方面,东北大学通过开展“本科卓越教育行动计划”,构建多元、普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得感。比如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制了各种实验班、英才班、卓越班、本-博贯通班;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亲自为本科生授课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
多年来,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248所大学或科研机构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很多交流项目双方实行学校间互免学费,学校对满足条件的优秀学生资助往返国际机票费用。”除本校资助外,东北大学通过多个渠道争取奖学金支持学生赴海外学习,比如,通过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等国家公派项目资助优秀本科生出国交流。此外,东北大学帮助学生申请包括欧盟“伊拉斯谟计划”项目在内的外方院校或国际组织的奖学金。
此外,东北大学今年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专业,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是与英国邓迪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这两个办学项目实施“3+1”培养模式,前三年在东北大学学习,第四年在合作高校学习,符合条件者可获得双方学位证书和东北大学毕业证书。“这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辽宁省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招生,在其他的招生省份均通过单独批次或单独代码招生。”孙贺提醒。
在困难学生资助方面,东北大学形成了“以物质资助为基础,以精神培育为引领,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精准资助 全面发展”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力争“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有尊严生活、有机会成长、有能力成才报国”。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推进“校、院、专业”三级就业市场建设,与各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地方政府联动,探索实践校园专场招聘会、大型双选会和网络招聘会等多样化就业市场形式。同时,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提前选拔、就业实习等就业方式。学校每年召开1500余场不同规模的校园招聘会,毕业生平均就业岗位供需比保持在9:1左右。“东北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近年来始终保持在95%以上。此外,超过49%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对于有意报考东北大学的考生,孙贺提醒,为使广大考生更加便捷、快速地获取学校的招生信息,东北大学定制开发了手机微网站,将最新通知公告、校情概况、专业介绍、招生动态、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等考生最为关心的内容汇总整合,方便考生一次性获取以上关键信息,并已将手机微网站嵌入“东北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菜单栏,点击“微校园”即可访问。
此外,学校开通了多种线上咨询渠道,广大考生及家长可通过关注“东北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进入东北大学分省咨询平台,直接向招生组以及招生办老师提问,享受“一对一”的咨询服务等等。
返回大众网临沂首页>>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