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跳槽看前景也看环境 下午茶也会成为加分项

2018-03-23 16:43:00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play
" />

  又到了“金三银四”跳槽季,拿完年终奖,不少人跃跃欲试,开始瞄准新工作,而他们的选择,也折射出当前职场行情变化的新趋向。

  曾经炙手可热的创业公司,如今有一些正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的窘境;在年轻的90后职场新人眼中,一份精致可口的下午茶也会成为工作的加分项……

  案例

  创业公司终究只是“跳板”,目标还是瞄准大公司

  几天前,方磊拉上行李箱,赶赴深圳就职。作为新员工,他要在公司总部锻炼三个月。对于方磊来说,跳槽并不陌生。毕业不到五年,这已经是他的第四份工作。

  2013年,硕士毕业的他进入一家央企研究院,从事用户研究工作。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却发现这里的工作闲到让人心发慌,“有时一两个月都没任何事情可做,每天去上班就是坐着玩电脑。”更让他失望的是,公司早已过了十多年前的黄金发展期,在薪资待遇上也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当时一起去的都是名校硕士博士,大家没干多久,就开始讨论要怎么跳槽。”

  经过反复斟酌,方磊还是决定在入职两年后递交辞呈,来到一家成立不久的教育O2O公司,“那段时间,正赶上互联网创业风口,O2O作为大热门,很容易拿到融资,招人的时候出手也大方。”

  尽管同样是做用户研究,但方磊切身感受到,创业公司的节奏与之前完全不同,“六七点下班不大可能,七八点走算比较早,九十点钟很正常,晚的话到一两点。我还算好的,一些技术岗的,三四点钟下班也有。”做了不到一年,方磊再次有了跳槽的想法,“事实证明,一些O2O纯粹是借势而生的伪需求,曾经承诺会给的期权迟迟没有兑现,况且我对家教不太感兴趣,觉得没有多少想象空间。”

  正当方磊纠结之时,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向他投来橄榄枝。“同样处在初创期,规模比之前那家还小,面试当场就给了offer(录用通知)。”相比之下,方磊认为这家公司可以让自己接触到更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便果断答应跳槽,“先做了半年的用户研究,后来公司迫于投资人压力,不得不进行业务调整,从刚开始的面向用户,转型为做各个行业大客户的智能项目。”

  在此过程中,方磊的岗位也随之变化,改做产品经理,“创业公司就是这样,公司本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危机感都很强。”虽说没有立即就走的冲动,但方磊心里明白,创业公司终究只是“跳板”,自己的目标还是瞄准大公司。

  元旦过后,方磊在网站上更新了简历,很快便有猎头发来“情报”,“刚好是一直心仪的公司,也是做人工智能方面的产品经理,之前的经验可以派上用场。”经历了四轮面试后,方磊最终如愿以偿。

  “从业务上说,差别并不算大,只是要沟通的人和部门有很大不同。过去一个公司也就一两百人,互相都认识,有合作的话,在一个大办公室里走两步就能找对方聊聊,层级也没这么多。”面临新挑战的同时,方磊还觉察到,新公司的节奏同样紧张,“早上十点前过来,基本上一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我刚来,手头项目还不多,晚上九点半走,其他人都还在忙。”

返回临沂大众网首页>>

12下一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