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学院:衔华佩实必成林

2018-01-23 11:03:00 来源: 临沂大学 作者:
play
" />

  1月20日下午,冬日寒意正浓,资源环境学院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

  一场以落实学校党委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为主题的总结与部署会正在热烈进行。全院学科团队的带头人一一汇报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满怀信心展望着新的一年工作的打算。

  在此之前,学院党委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和学习党委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在学院党委民主生活会、各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通过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确定发展目标,统一全院职工思想意识,把全体教职员工的着眼点放到学校五个“一流”计划建设等具体目标上来,为每一名教职员工找到发展事业的最好平台。

  在过去的一年里,资源环境学院通过探索以标志性成果和重大任务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机制,建立“优秀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紧密结合的团队组织形式,构建“团队、平台、成果”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科研发展模式,学院科研工作呈现多点突破、亮点频现的良好局面。

  创造多项“首次”,实现零的突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环境工程专业型硕士点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办审核,生态学学术型硕士点获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获批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月25日,山东省科技厅正式批复成立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省工程中心”)。10月21日,省工程中心第一届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在临沂大学召开,原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理事长王道龙研究员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荣获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张弛教授成功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被省人社厅遴选为二级教授岗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课题,于禄鹏教授获得资助经费197万元;承办全国一级学会学术年会。10月19-20日,学院承办的2017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在临沂大学举办;成立学院理事会。9月17日,学院理事会成立大会在临沂大学校友中心会议室隆重举行,这是我校成立的第二个学院理事会,标志着学院产教融合程度不断深化;发起成立山东省协同创新战略联盟。12月28日,由学院省工程中心和山东威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共同发起的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在荣成成立。王梁教授担任联盟秘书长,联盟秘书处设在省工程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有了新“智囊团”。11月28-30日,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召开,中科院百人、泰山学者张弛教授任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青刘宝元教授任省重点实验室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用数据说话,重要成果颇丰——2017年全院科研经费859万元,创建院以来历史新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获批山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省优青项目1项;获批委托类横向课题11项。

  2018年是资源环境学院建院30周年,时光回到30年前的1988年,师资紧缺,专业教师队伍严重不足,教学和科研设备严重短缺,这是当年的真实写照,临沂师专地理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30年后的今天,资源环境学院学院形成了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环境、测绘、城乡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特点。目前,拥有自然地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荷沉积与环境测试技术合作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十三五”期间建设经费2000万元,为全省惟一重点建设的地理科学专业群。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5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8人,占81.3%,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2018年,资源环境学院将以打造“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院”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硕士点建设这一主线,不断强化学科团队建设,以学科建设引领平台建设、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面提升,为早日把学校建成“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