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权教授团队在分子印迹技术选择性传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04-18 09:42:21 来源: 临沂大学 作者:
play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敬权教授团队在分子印迹技术选择性传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以“An Ultraviolet Self-initiated Polymerized Platform for Specific Recognition and Elimination of Caffeic Acid Based on the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为题发表在化学类一区期刊SNB(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上,该杂志影响因子7.460,文章的第一单位是临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作者是刘敬权教授团队的硕士研究生付东磊,通讯作者是刘洪蕾博士、郑荣坤教授和刘敬权教授。

  刘敬权教授多年致力于发展传感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传感、光学传感、生物传感等。近年来,通过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合成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因为其独特的特异性识别待测物功能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传感器的感应探针的制备中。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需要必须的引发剂,传统的引发剂包括AIBN、BPO等具有高毒性,且对活性温度有较高的温度。因此,使用全新的分子印迹技术绿色环保地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于特异性传感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刘敬权教授团队,利用光催化剂二氧化钛对水分子进行光解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利用羟基自由基在平台表面引发聚合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反应条件绿色环保无污染。具体而言,在阳光下(紫外线)二氧化钛可以光解水生成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利用类过氧化氢酶金纳米颗粒,将光生过氧化氢进一步分解为羟基自由基,将羟基自由基作为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此外,载体镧金属有机骨架具有出色的光致发光能力,其在紫外环境中产生的荧光可以增加光解水的效率,形成高效闭环级联反应。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分子印迹技术中有毒引发剂的添加,且无需加热,反应简单且环保,在特异性传感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近几年,刘敬权教授团队在特异性传感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19, 124-125, 15-24;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21, 188, 113355;Analytical Chemistry2017, 89, 2065-2072;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21, 344, 130260;Analytica Chimica Acta2021, 1188, 339203;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22, 350, 130909.等杂志上。所研发成果可广泛应用于传感检测、药物控释、功能聚合物合成等诸多领域。

初审编辑:李静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