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公益>爱心视界

大山深处,子弟兵送来“救命水”

2014年08月14日 14:34:00 作者: 来源:沂蒙晚报
沂水县水利部门数据显示,沂水县今年遭遇60年不遇的旱情,9个乡镇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尤其是西部的夏蔚、高庄、泉庄3个镇,饮水工程以水窖为主,水源主要依赖山泉水,当地村民要四处拉水、买水以解决生活所需。官兵们不辞辛苦来到俺家乡运水,让乡亲们感动。···
        山东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七十六师工兵团驰援沂水抗旱
      烈日当头,家住半山腰的沂水县高庄镇拐棒峪村村民王永才愁眉不展。
      从去年8月开始,秋旱连着冬旱,冬旱连着春旱,春旱连着夏旱,村里没下过一场“透地雨”。王永才活了56岁,很少见过这样的情形。眼瞅着自家门前的水窖见了底,老王却想不出一点好办法。
      沂水县水利部门数据显示,该县今年遭遇60年不遇的旱情,9个乡镇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尤其是西部的夏蔚、高庄、泉庄3个镇,饮水工程以水窖为主,水源主要依赖山泉水,当地村民要四处拉水、买水以解决生活所需。
      起初王永才硬着头皮,拎着水桶下山走亲戚。从山腰到山下是2公里长的盘山路,坡陡弯急,凭脚力担着两只水桶走一个来回,就是年轻小伙也受不了。老王咬咬牙买了辆三轮摩托车,每隔三天下山买一次水,供一家四口用。“解放军为咱们送水来啦!”8月10日,到邻村买水的王永才看到有部队官兵开车为缺水户送来了矿泉水,这让他既羡慕又期盼,盼着送水车早点开到自家门口。
      王永才看到的运水部队是山东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七十六师工兵团。对临沂人民而言,这支部队已不是第一次施以援手———2004年,当费县芍药山乡洪水肆虐时,他们就曾全团出动参与抗洪抢险。
      现在,面对肆虐的旱情,第七十六师工兵团官兵从出征之日起就下定决心: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展开送水工作,早日把济南军区、省军区的关怀送到旱区群众心中。
      这支完成过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和工程保障等80余项任务,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黄河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的抢险先锋部队,8月6日21时30分接到命令,次日16时20分就抵达任务地——— 沂水县高庄镇,驻扎到正放暑假的古坟坦小学。
      第七十六师工兵团此行接到的抗旱任务,是保障高庄镇、夏蔚镇、泉庄乡等3个乡镇20个行政村7895人的用水,为1595个水窖注水,满足村民今后3个月的用水需求。这意味着工兵团每天要为旱区村庄运送至少750立方米的饮用水。
      工兵团一方面协调当地政府,寻找稳定的水源供应点,一方面健全组织,将40名现役官兵和33名预备役战士分为三个作业队和一个汽车供水队,明确各级指挥员职责和任务分工。指挥员们进村入户、靠前指挥,认真研究抗旱方案,按照“先急后缓再全面”的原则划定了任务部署图和供水路线图。
      “官兵们不辞辛苦来到俺家乡运水,让人感动。咱不能坐视不管,无论如何也要为抗旱出点力。”高庄镇一家矿泉水厂的负责人宋增学听说有部队前来抗旱,主动联系政府,承诺免费供应10天的矿泉水。
      8月11日,工兵团运水车开到拐棒峪村的古银杏树下,为村民送来30立方米“救命”水。依山而建的拐棒峪村,有22户村民住在山腰上,22个干涸的水窖亟需注水。但是那段2公里的盘山路成了“拦路虎”:坡陡弯多,加上路况复杂,由环卫车辆改装而成的运水车“寸步难行”。
      哪怕千难万难,也要想尽办法解老百姓缺水之难。工兵团抗旱救灾行动指挥组立刻安排团里的骨干司机张现伟,向山上运水。别看张现伟黑黑瘦瘦,可他有着12年驾龄,能熟练驾驶各种大型车辆,曾圆满完成过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运输任务。
      在带车干部王建国的配合下,张现伟驾驶着满载6立方米水的运水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前进发。他紧紧握着方向盘,目光不时在正前方和左侧后视镜跳转,车速始终稳定在20公里/小时,在几个90度拐弯处,车轮压得路边缘的土石簌簌往下掉。“开快了,罐里的水会晃得厉害,连带着车身不稳当;开慢了,车辆在陡坡上容易熄火,很难再发动起来。”因为第一次走,张现伟异常小心,2公里山路,足足开了15分钟,终于安全抵达送水点。
      看到部队运水车开了上来,整个村庄沸腾了,乡亲们欢呼着涌上来,与晒得黝黑的官兵们抱了又抱。看到清澈的矿泉水流进了自家门前的水窖,王永才的眼泪也下来了:“我天天盼水,没想到在这大旱之年居然真把水给盼来了。”
      像张现伟一样,抗旱任务中,面对困难,部队领导干部勇挑重担;面对危险,党员总是冲锋在前。
      正在江苏老家休假的工兵团卫生队队长罗响红接到命令,二话没说就赶回部队,水送到哪里,他带领的卫生队就巡诊哪里,为当地老百姓查体、讲解健康知识,发放了近万元的药品;工兵团二营营长杜皓来不及照看病中的父母,就紧急投入到抗旱救援工作中;工兵团驾驶组司机刘旺发烧39.7℃,仍然坚持奋战在运水一线,5天时间为4个村送去了400立方米水……
      一切想着群众,事事为了群众。工兵团还制定《政治纪律十不准》、《安全管理十严禁》,印成卡片发给官兵随身携带,时刻受教育。驻扎在古坟坦小学时,官兵们注意保持学校环境卫生,一律在教室里打地铺,晚上在湿热的环境中睡去,早上伴着蚊虫的叮咬醒来。每到一个村,都到当地村民家里拉家常、访民意……
      甘泉润大地,赤诚献人民。鏖战旱区近一周,工兵团官兵们把20个村的运水任务当成自觉践行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课堂,被汗水浸得褪色的军装染绿了干涸的土地,也把党的关怀送进百姓的心田。
      在高庄镇王家林村,乡亲们只要见到工兵团运水车来,就提着刚摘下来的桃子,硬塞到官兵手里;在上马都峪村,群众热情地邀请官兵们到家里吃顿热饺子;在天桥村,乡亲们用“珍藏”的山泉水熬成绿豆汤为官兵解渴……然而面对村民的热情,官兵们总是婉言相拒。拐棒峪村82岁的拥军优抚对象孙学美感动地拉着送水官兵的手迟迟不愿松开,连说“吃水感谢解放军”。
      从靠天吃水到部队送水,再一次升华了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今天,当一个个存满清澈矿泉水的水窖像珍珠一样撒落在经历了严重旱情的大地上时,人民群众又一次把对共产党、解放军的深情铭记在心田。  (xmm)
    孙晓鹏 朱鹏 田宝宗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王萍)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