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小古诞辰105周年(二)吴兴沛与恩师王小古的师生情

2019-02-11 17:29:00 来源: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 作者: 滕立军
play
" />
 

   1982年临沂地区师进修学院首届美术班(王小古在临沂带的唯一一届美术班)

  著名画家吴兴沛说:王小古老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一代文人,他的字脱胎于张猛龙碑,兼融了张旭大草,在潇洒飘逸中蕴藏着苍劲浑厚,别有洞天。他文学功底深厚,对格律诗有着精深的研究,记得在他一个宿舍、学习的日子里,他每天早晨都早起温背诗韵,从没间断,据不完全统计,他自作的题画诗就有上千首。王老师的篆刻刀法精熟,他捉刀多以切凿为主,只有小型微印,偶用冲削。他每次对我们讲起印章知识时,都津津乐道,他从印章源流、流派、代表人物,运刀特点都了如指掌。

   

  著名画家吴兴沛在接受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滕立军采访

  为纪念王小古老师诞辰105周年,2019年下半年,我们1982年毕业于临沂地区教师进修学院首届美术班的同学(王小古在临沂带的唯一一个美术班)将联合搞一次纪念王老师的书画展,用美术传承和创新缅怀恩师王小古。现在,我回忆一下与恩师王小古在起学习、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发出来缅怀。

  一是王小古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他主动邀请我上美术班。我上王老师的美术班前在苍山县(今兰陵县)文化馆工作了10多个年头,已涉足山水画和花鸟画创作,我本想到正规院校深造几年,可我上有老,下有小,又非常贫穷,家里根本离不开我这个顶梁柱。那时,王小古老师已是我非常仰慕的师长,他的花鸟画已声震齐鲁。1981年初,王小古老师专门把学校要办美术大专班的信息传达给我,希望我去深造学习。当时,我感觉去学习对我系统学习山水画和花鸟画是难得的机遇。便顺理成章的成了王老师的学生。

   

  吴兴沛模仿恩师王小古用烟头接烟的姿势

  二是王老师不仅花鸟画画的好,山水画也非常好,他引导、鼓励我继续研习山水画。在不知情的人们眼里,花鸟画是王老师的专长,但自我到了王老师的美术班后,王老师发现我山水画的基础比花鸟画更好一些,便直接指导我画山水,他说你继续发挥特长,直攻山水吧,不要改花鸟了。我当时直犯嘀咕,我说主要是想跟你学画花鸟的,那怎么行?他说,我也画山水,我们一起学,山水画可以弥补花鸟画的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王老师的花鸟画和山水画都画的非常好,我悬着的心才落了地,从此,一边跟着王老师画花鸟,一边研习山水画。王老师画山水时,经常在宣纸下面垫一块玻璃,他说只要水分控制的好,和铺毛毡的功效是一样的。后来我也试着用这种画法,其实难度非常大,对笔墨的用法和水分要求都非常高,这种画法对我今天的山水画造诣有了很大的促进。

   

  吴兴沛在精心创作

  三是王老师让我搬到他宿舍,照顾他起居。因为他右眼视力不好,又嗜烟。为节省时间画画,专门让我搬到他宿舍照顾他,他睡里间,我住外间。由于王老师的视力不算好,在夏季每天下午我都要提前给他赶蚊子,把蚊帐封闭好。他还有个习惯就是把画好的画放在蚊帐上面,我每次给驱蚊子时就特别小心,怕踫落了画。

  王老师最大的不良嗜好就是吸烟,越动脑筋时吸的越厉害,他经常一边叼着烟,一边画画,练就了眼不离纸,斜着身子就能把剩烟头和烟卷接在一起的技巧,作画吸烟两不误。

  四是王小古老师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他画的花鸟画、侍女和作的诗词、篆刻都有独到之处。

  平时,我们见王老师绘画当众挥毫时是左右取势,长拉短推,佳作叠出。殊不知他在静心作画时却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他作画时喜欢把一只手背在后面,非常严肃认真,宣纸展开时,先斟酌一番,再细心落笔,从不丢弃一副画作,有个别不满意处时,先进行冷处理,然后弥补,直到完善为止。

  王老师有着实的绘画和学术基础,他是一个“全才型”画家。他对画的造型能力极强,画侍女时不用起草稿,随意用手比划几下就可以挥洒自如,作品成稿后形神俱佳。从王老师留下的齐白石画像和给冯梦白学长的画像就可见他的造型之功。王老师还有着丰富的色彩知识,他的画作色彩沉稳,苍古,非一般人所能比拟。在当初的中国画届,只要有人提起牡丹,就会和王小古联系在一起。他在临沂教学时曾组织学生七下牡丹之乡菏泽写生,和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了解牡丹,尽精微致广大,了解他的灵性,一生都在用画笔讴歌。

  王老师特别喜欢画牡丹,也喜欢揣摩牡丹,他画的牡丹以写实为主,他对牡丹的每个品种和生长规律都有相当的研究,有几次画大胡红(牡丹的一个老品种)都说比较难画,因它花小,瓣短又密,叶子短又小,没有借风展示的姿态,但王老师画出来却是惟妙惟肖。近百个牡丹品种他都画的游刃有余,有经验的老花翁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品种。

   五是王小古个人画展在国内画界引起了轰动,给临沂乃至山东争得了荣誉,至今弥留余香。

   王老师对事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开拓者和探索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王老师的艺术迎来了重生,如沐春风的王老师在他钟爱的艺术天地里任意驰骋。1982年7月,王老师决定去济南办个人画展,但他平时基本没有存画,所有参展作品必须从头画起,因为是展览作品,他对每一幅作品都认真构思,创意,稍有不满意处坚决改掉。这时,我曾经在上海博物馆学的挖补术就有了用武之地,在他展出的作品中由我给他挖掉、他修补的地方就有40多处,记得有的诗题上去了,有不满意的地方也让我给挖掉,然后再重提。济南画展后,他又在其它地市巡展了几次,艺术造诣受到了国内书画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于希宁院长的赏识。

  六是王老师对我非常器重,专门把他著作的《花鸟画技法十三讲》初稿和三稿交给我抄写,并计划把我带到济南上班。

  王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凋往济南后,按照当时的规定是他可以带一名助手去工作,因此我也成了他的首选。那时,他还要完成三本书的著作,《花鸟画技法十三讲》、《历代题画诗选》、《六法新绘》。由于王老师匆匆仙逝而去,后两本书未能如愿,但他交给我负责抄写的《花鸟画技法十三讲》初稿和三稿我一直精心保管,直到王老师美术馆在临沂大学落成,我才将它无私献出,从而,让王老师的心血有了归宿,至今在国内画界大放异彩,熠熠生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滕立军采访(著名画家吴兴沛回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