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善公益”:让残障人士更体面地得到帮助

2017-03-16 11:0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叶秋云 陈丹妮
play
" />

福州“小善公益”:让残障人士更体面地得到帮助

  图为小善公益创始人郭兵用轮椅丈量出无障碍爱心地图。 小善 摄

  福州小善公益量力而行积小善:让残障人士更体面地得到帮助

  作者 叶秋云 陈丹妮

  无障碍倡导、盲文菜单、防走失二维码……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小事,在福州,却有一群人在坚持推广着。

  从残障人士抱团取暖的自强社,到助残、助老的“云”公益,发起于2013年的福州小善公益,提倡志愿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用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参与公益,量力而行,以微薄的力量传递草根正能量。

  “小的都可以做得很大。”小善公益创始人郭兵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做公益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不要定太大的目标,反而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图为小善公益组织的爱心手工义卖。 小善 摄

  “碎片化”公益

  小善公益的前身是福州市“自强手工互助社”。在互助社里,一群残障人士抱团取暖,将自己手工制作的物件进行义卖,获得生活补助并帮扶残障群体。

  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地震,互助社将义卖活动获得的善款和募捐款五千多元捐赠给地震灾区的残疾人士。这一事件被媒体报道出来后,越来越多身体健全的志愿者加入互助社,于是,小善公益便正式成立了。

  因为组织里的核心成员中,有四位残障人士,小善公益因此更了解弱势群体的诉求。小善公益创立后,除了继续组织手工义卖,还在福州推出了全国第一份盲文菜单、第一部志愿服务培训短片,并绘制无障碍爱心地图、制作“小善平安福”二维码防走失身份牌等,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目前,小善公益已吸引了百余名志愿者加入。郭兵说,每次组织活动,并不要求每位志愿者都一定到现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希望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以小善公益为支点,一起撬动社会进步。”郭兵表示,做公益只是志愿者生活的调剂,加入多久、贡献多少并无所谓,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图为小善公益设计制作的“小善平安福”二维码防走失身份牌 小善 摄

  “云”志愿者的“云”公益

  2015年,小善公益设计并制作了“小善平安福”二维码防走失身份牌。

  身份牌的一面是一枚二维码以及身份牌主人的姓名,另一面刻着66个小福字以及“小善平安福”的祝福语。当佩戴“小善平安福”的智障人士或者失智老人走失后,热心人只要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通过其中的信息帮助他们联系上家人。

  “我们的公益很时髦。”采访中,郭兵对记者介绍,现在的“小善平安福”已经是升级版。

  今年3月,成都一家科技公司联络到郭兵,为“小善平安福”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当智障人士或者失智老人没有走失时,任何人扫描二维码是显示不出内容的;但是当走失后,其家人可以通过小程序开启走失人身份资料,热心人士扫描二维码才可联系到其家人,更好地保证了隐私。

  “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云’志愿者。”郭兵表示,现在是网络时代,“云”服务才能更精准地帮助到更多人。虽然有些志愿者虽然从来没见过,但不妨碍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提供帮助。

  图为小善公益组织的助盲体验活动。 小善 摄

  义卖“秀”出去

  在采访中,郭兵拿出自己的手机壳告诉记者,这上面的图画都是由自闭症患儿绘制的。

  这些画作都来自小善公益的帮扶对象。志愿者江娅说:“我们这边常安排特教老师去教自闭症儿童画画,其中的优秀画作就会制成手工艺品进行义卖。”

  “义卖不是卖出去,而是秀出去。”郭兵告诉记者,组织义卖其实并不是为了获得收入,而是让这些残障人士发现自己的价值。

  “在我看来,卖一个50块的抱枕比卖一颗钻石还开心。”2013年9月就加入小善公益成为志愿者的高桂香告诉记者,每次组织手工义卖的时候,这些残障孩子们的父母在乎的不仅仅是作品卖出了多少,而是孩子的作品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父母更在意的是孩子的才华被发掘,也是孩子能更有尊严、体面地得到帮助。”

  对于小善公益的未来规划,郭兵认为,不必天天强调远大理想,做好眼前事才是关键,“只要把现有的几个项目做好,自然而然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临沂李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