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社会

现场探访:微缩版“海绵城市”破解内涝实现节约用水

2016年05月19日 07:53:00 作者:王逸群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随着临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临沂雕塑公园打造成为了一个“海绵公园”。全市首个采用海绵城市标准建设的棚户区,也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融入片区建设提升的各方面。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随着临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临沂雕塑公园打造成为了一个“海绵公园”。同时,全市首个采用海绵城市标准建设的棚户区,也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融入片区建设提升的各方面。


     临沂雕塑公园内,荷花池既是景观湖,又是蓄水池。

      打造“海绵公园”4个蓄水池轻松保证园区用水

      临沂雕塑公园占地800余亩,植被覆盖率95%,绿化、灌溉等用水量非常大。尽管如此,雕塑公园主任杨翰祥表示,“2014年和2015年春季干旱时期,园区里的植被也没有受到影响,原因就在于我们有蓄水系统。”

      位于三河口的临沂雕塑公园在规划和之后的建设中,实践节水、再利用的生态理念,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在“渗、滞、蓄、净、用、排”等六方面宗旨不谋而合。

      “你们看这个景观湖,其实也是一个雨水蓄水池。”杨翰祥指着公园内的凌波湖告诉记者,降雨后,雨水被流到地下管道,进入蓄水池。当需要用水时,再启动地下管道内的雨水回用系统,进行喷灌。“园区内的地下管道安装了一个直径为160毫米的PE管道,作为雨水回用管道,总长度达5.2公里。”杨翰祥介绍说,目前园区内蓄水池有4个,1个在建,1个进行改造提升阶段,蓄水能力达到1.8万立方米。

      “海绵城市”的理念在雕塑公园多处得到了体现,堪称为“海绵公园”。“供游客休憩的林下广场,雨水通过透水砖下渗,基本做到了降雨时地表无径流、不积水的程度。”他说。而对于地面硬化面积较大的小广场,雨水收集则靠下沉式雨水收集井实现。杨翰祥说,在地势较低的广场角落开挖地下高度2-3米的收集井,实现雨水收集。

      “如果用自来水浇灌苗木,将是一项很大的开支,现在就省多了。”杨翰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使用100立方水,需要雨水回用系统水泵运行1小时,用电7.5度,花费7.5元。而按照商业用水的价格来算,每立方水3.73元,100立方米水就要花费373元。“经过估算,园区每年节约用水20万立方米。”他表示。

      新发明透水孔 助力社区化解内涝现象

      作为全市首个采用海绵城市标准建设的棚户区,东风东关片区在对现状水系、绿地、管网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下垫面径流系数、透水铺装率、下凹式绿地率、绿色屋顶覆盖率等规划目标,保障75%降雨不外排,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根据“海绵城市”工作的要求,社区部分道路需要铺设渗水混凝土。“但是由于铺设渗水混凝土的工期长,而且造价高,我们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市政公司项目经理杨远超所说的这个办法就是——透水孔。

      “道路最下层铺设30厘米的石子,安装渗水管,中间铺设15厘米的混凝土,再在混凝土上打孔,上层铺设渗水砖,起到雨水渗透的作用。”在社区C区道路与商铺间的区域,几名工人正熟练地在混凝土层上打孔,杨远超向记者描述道。

      混凝土透水孔每隔40厘米一个,每个透水孔直径15厘米,渗水率达20%。“如果采用渗水混凝土,工期长、造价高,而单用渗水砖的话,地面承重能力又差,所以这个小发明派上了大用场。”杨远超表示。

      传统的小区绿地通常高于道路,而东风东关片区采用下沉式绿地低于周围硬化地面的优势,汇集地表产生的降雨径流,利用植被、土壤等节流和净化小流量雨水径流,以实现小雨不积水的目标。

      此外,该社区在屋顶坡度较小、高度较低的建筑采用绿色屋顶。“在屋顶种植佛甲草,每平方米的绿色屋顶能存水50立方米左右。一定程度上减轻内涝、改善夏天积水的状况。同时,绿色屋顶对雨水进行过滤后,雨水中的PH值、固体悬浮物浓度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工作人员表示。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高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