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礼物选择与时俱进 近20年情人节花费翻20倍

2017-02-15 08:07:00 来源: 大众网-鲁南商报 作者: 樊凯
play
" />

  写情书、送花、送巧克力、送香水、发红包……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情人节礼物也在日新月异,从简单的情书、到以量取胜博人眼球的鲜花玫瑰,再到一个表白的红包,西方情人节在中国已逐渐告别“玫瑰+巧克力”的传统互动方式,其花费也是动辄上千。记者采访了临沂市多名80后、90后、00后市民,来细数情人节礼物变迁。

  2000年 一封情书一个情人节

  80后孙先生说,高中时代,朦胧中情人节就是每年的阳历2月14,身边的人过情人节也只是在这一天过。那时候比较流行传“小纸条”,也就是情书,如果对方同意了就可以约出去吃饭。

  市民刘女士说,在2000年左右,临沂人有了过情人节的意识,那时候大多比较青涩,情人节过得很简单,没有过多的消费,一封暖暖的情书,一起吃一顿饭、看一场电影就算过去了,一共不会超过50元。那个时候过情人节的一般都是学生或上班的年轻人。

  2004年 玫瑰花+巧克力成标配

  “在大约2004年,情人节的概念被商家大量炒作,街头的鲜花店开始推送鲜花,巧克力成为商超在情人节中的主打商品。玫瑰花加巧克力成为了情人节礼物的标配。”80后刘先生说。

  刘先生回忆,那个年代很喜欢到一些精品店为女朋友选购礼品,娱乐场地大多集中在临沂人民广场一带,情人节当日天在广场底下拍大头贴都是那个年代约会比较火的项目。

  刘先生说,随着情人节礼物的丰富,娱乐场所的增多,情人节消费也逐渐增多,大多花费在百元以上。

  2009年 节日都是情人节

  记者了解到,在2009年,因商家炒作,圣诞节、元宵节、七夕节、元旦等节日,都变成了情人节。

  90后市民李先生回忆,2009年刚上大一,每过一个节日,都会变成情人节,一年感觉要过三四次情人节,其实情人节无非就是吃一顿大餐、看一场电影、到KTV唱个歌。

  2012年 网购创意礼品受欢迎

  随着商家对情人节的炒作,鲜花身价递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消费更加理性,偏爱价格实惠的情人节手工制作礼品或网购创意礼品。

  90后市民胡先生说,那个时候一束花就需要100多元,这么高的价格不太能接受,开始选择有新意、有思想的小礼物送给女朋友。比如手工制作模型,或者将两人的照片镶入礼物中作为一种惊喜。

  “在2012年网上就出现了一些创意小店,创意整蛊玩具、创意示爱礼品都是女生比较喜欢的。”90后刘女士说。

  2016年至今 流行红包秀恩爱

  记者了解到,在2016年,发送红包成为情侣间比较流行的礼品,已逐渐告别“玫瑰+巧克力”的传统送礼方式。红包发送多为“520”“1314”等,情人节消费动辄上千,红包占大头。

  90后孙女士说:“在手机中发红包虽说有点简单粗暴,但也没啥不好,男友审美不靠谱,送了不喜欢的东西更是浪费钱,直接打款还能自己买点想买的东西。收到巨额红包还可以再发朋友圈秀恩爱,有种满满的自豪感。”

  市民赵先生说,直接发红包相比送情人节礼物,更加方便。每年都为女朋友挑选礼物而烧脑,红包更直观更方便,比起情人节礼物,红包更加实用。

  从2000年开始,情人节消费从吃饭、看电影到现在的发红包,如今动辄上千的情人节消费,红包占大头,情人节消费金额翻了约20倍。另外,每逢节日发微信红包,已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祝福的新方式。

  鲁南商报记者 樊凯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