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龙灯扛阁”见过吗? 传承二百多年的“非遗”

2018-09-28 13:4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元迪
play
" />

  大众网临沂9月28日讯(记者 刘元迪)9月27日,国庆节前夕,全国媒体聚焦“改革开放发展四十年·美丽河东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河东三官庙,一场传统民间舞蹈“龙灯扛阁”正精彩上演。

  龙灯扛阁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发源并流传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村一带,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一种民间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2011年,龙灯·扛阁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现场锣鼓震天,身长50米的青龙粗狂奔放,如巨龙翻云覆海之势,两侧各一条“荷花龙”与之辉映助兴,优美轻盈。6名儿童被大人高高扛在肩头,在舞龙舒缓时插入龙队中穿行回旋,龙腾人跃,让人目不暇接。

  河东九曲街道三官庙社区54岁的杨惯秋是龙灯·扛阁的传承人,从18岁第一次扛阁开始,便喜欢上了这项表演。现在杨惯秋主要训练年轻人,但是如果有重要的场合,自己还会上场。

  杨惯秋回忆说,龙灯·扛阁起源于村里的祀神、求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三官庙紧邻沂河,村里人对沂河充满了敬畏,当然也有一些传说。“村里老人说,原来村里人都说沂河里有河神,每年逢年过节,村里人都去祭拜。”杨惯秋说。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龙灯·扛阁参加了迎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庆祝胜利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喜庆节日里传统的文化娱乐项目。当然因为它粗狂奔放、气势恢宏、独具风格,极具观赏性,一直深受村民的喜爱,就此一直延续至今。

  2011年,龙灯·扛阁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参加了上海世博园“山东周”开幕仪式展演和民间艺术选优展示活动。但是让杨惯秋担忧的是,即便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扛阁还是面临着传承问题。“现在年轻人都没有时间学这个东西,舞龙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杨惯秋说,村里现在还有年轻人喜欢这个,也只是在逢年过节或者有活动的时候,拿出点时间来练习一下,其他的时间,也没有人有时间天天坐在这里学习扎青龙。

  据悉,为了支持“龙灯·扛阁”,三官庙社区出资30万,在社区建造了“龙灯·扛阁”展馆。

初审编辑:王宗阳

责任编辑:李洪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